在“一年熱一次,一次熱一年”的嶺南地區,天氣也開始慢慢變涼。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肺病(呼吸)科主任葉焰提醒,此時空氣干燥,陽氣漸收,由濕轉燥,由暖入寒,尤應注意滋陰潤燥,扶正養生。 早睡早起順應陽氣舒長 秋季之后,大自然的陽氣漸漸轉向收斂,直至冬季的封藏,故相對于夏季,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要早臥早起。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秋季鍛煉,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同時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同時也要注意保暖,小心著涼。 飲食上多煲潤肺湯水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總體來說,秋季天地間陽氣漸收,天氣干燥。秋屬金,五臟合肺,故秋季最容易受傷的是肺。肺合皮毛,故容易出現口唇干裂、鼻癢咽干、咳嗽等癥狀。 在南方地區,白露之“燥”是“溫燥”,而秋分之“燥”是涼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溫潤、酸甘養陰的食物,如蓮藕、梨、甘蔗、銀耳、菊花等,同時盡量少食蔥、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防止秋燥的影響。 我國民間諺語“秋冬進補,開春打老虎”,無論南方北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葉焰提醒,適時、適量、適當地進補,可使形體強盛,增強抗病能力,特別是許多慢性疾病患者,如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癥、哮喘等慢性肺系疾病患者,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可在秋季增加充足的蛋白等營養攝入,為肺功能康復提供足夠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