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愛霞在清掃村道衛生。 “這4個月,我加工資了,從之前的每個月1380元加到現在1570元,心里特別高興。”昨日一大早,在仙游縣書峰鄉蘭石村,村民李愛霞迎著朝霞,早早出門,打掃村道。她說,她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在家門口就能上班,還能加工資,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他們這些貧困戶不但脫了貧,而且生活越過越好。 李愛霞1973年出生,原本一家4口人過著幸福的生活,可天有不測風云,她的丈夫被查出患有尿毒癥,一家人竭盡所能、東拼西湊用力救治。遺憾的是,病重的丈夫在2009年離開了這個世界。從此,李愛霞靠著做點手工活,一個人帶著2個孩子生活。因給丈夫治病而欠下的近10萬元債務,無疑給她雪上加霜。 精準扶貧“春風”吹來,經精準識別,李愛霞為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掛鉤幫扶干部的幫助、鼓勵下,她多渠道拓寬家庭增收途徑。 “沒錢、沒技術、沒市場,想要發展產業,真的是太難了。”2016年,李愛霞從入戶慰問的掛鉤幫扶干部那聽說了“小額貸款”政策,便想嘗試申請。“當時,我就把想法跟掛鉤幫扶干部說了,他們十分支持,隔天就帶著鄉扶貧辦工作人員陪著我一起去找項目、定方案。考慮到我公公有多年養雞養鴨的經驗,最終選定了蛋雞養殖這個價格穩定、銷量大的產業。”李愛霞說,她與書峰鄉農村信用社取得聯系,申請到小額貸款及產業幫扶資金,在家發展起枇杷種植及蛋雞養殖產業。鄉農技站干部入戶指導,助力這兩項產業走上正軌。家里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李愛霞于2016年底實現了脫貧。 李愛霞的2個孩子也很懂事,刻苦學習。大女兒考上莆田學院醫學院(五年制),正準備考研究生;小兒子學習成績也不錯。 為了多賺點錢,讓孩子安心讀書,李愛霞并沒有被動等待政府幫助,而是主動到村部提出申請,利用農閑時間從事村級保潔員工作。現在,早晨6點,她騎上三輪車帶著掃帚到村道進行衛生保潔。“保潔員的工作強度不是很大,每天花3個小時打掃衛生,還不影響我在一酒店里做幫廚工作,同時還為蘭石建設美麗鄉村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覺得很好很知足。相信接下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路子越走越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