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園莊鎮(zhèn)園莊村的李時芳用身份證購買了老家貴州的車票,時隔二十余年,她終于能夠回鄉(xiāng)探望久別的親人。這一切都得益于園莊派出所民警不辭辛苦幫助她尋親,還幫她辦理了身份證,使她告別長期以來的“黑戶”生涯。 李時芳十幾歲的時候,就孤身一人來到仙游生活,并嫁給園莊村陳先生。雖然小兩口生活融洽,但是沒有戶口這件事一直是李時芳一處“心病”。因為是“黑戶”,所以醫(yī)保等惠民政策都無法享受。 時隔多年,李時芳腦海中父母名字都已漸漸忘記,只能記得自己原籍地的村名及姐姐姐夫的名字。早期李時芳還與他們保持書信聯(lián)系,后來因為老家地名更改,李時芳寄的書信便沒有了回復。 得知這一情況,園莊派出所戶籍民警邊了解詳細情況,邊上網(wǎng)查詢,最終確定李時芳的原籍地貴州某地派出所,并將其詳細情況發(fā)函過去,希望他們能幫忙找到李時芳的家人。一周后,戶籍民警接到電話,通過該派出所民警走訪,得知李時芳姐姐姐夫的信息以及電話號碼。 戶籍民警當天便將這一喜訊告訴李時芳,并安排她在戶籍室與其姐姐視頻通話。二十幾年未見的姐妹倆十分激動,傾訴思念和心聲。 李時芳想要回鄉(xiāng)與親人團聚,但沒有身份證出行困難。園莊派出所戶籍民警得知后,再一次伸出援手,將李時芳困境上報縣公安局戶政中隊。通過努力,最終成功為李時芳在仙游申報了戶口,并且辦理身份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