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縣公安局第十四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來到位于城關東門社區的“愛國愛企 擔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這個教育基地是全縣唯一由工業遺產改造而成,陳列著各種承載著時代記憶的老物件,展現了仙游電力近百年發展的滄桑巨變和文化傳承。 這個教育基地系1958年建成的仙游發電廠的舊廠房改造,主體為傳統莆仙特色青石結構,古樸、滄桑。 為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2019年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廠90周年為契機,仙游縣供電公司精心將這座老廠房改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將廠房進行建筑性加固和保護性修繕,以博物館的形式展示仙游近百年電力工業文明的發展。設置起步追求、創業奠基、改革提速、開拓奮進、輝煌新時代等6個展區,共征集了90余件老物件和70張圖片,跨越了從1929年至今的90年歷史;展品中包括了1933年英國制造的柴油發電機組、1960年的變壓器、1977年的工作服、上世紀80年代的安全帽、雨衣和水壺等,今年1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 電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也是服務于千家萬戶的產業。據了解,仙游的有電歷史可追溯到1929年11月1日,當時的仙游電燈股份有限公司點亮了仙游第一盞燈。新中國成立后,成立了仙游發電廠,后相繼更名仙游電力總站、仙游縣電力公司、仙游縣電力總公司、仙游縣供電有限公司。2006年,隨著220千伏蓋尾變電站竣工投產,4個鄉鎮27個分散居住點的409戶、1686人徹底告別蠟燭、油燈照明的歷史,仙游實現“戶戶通電”。 2015年6月,仙游縣首座220千伏林宅智能變電站投運,為仙游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同年7月,國網仙游縣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首次實施10千伏帶電作業,讓群眾生產生活用電更有保障。 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技的進步,配電自動化設備遠程操控、無人機巡線作業等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逐步應用到電網中,仙游電力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提升,形成水電、風電等多種能源類型齊頭并進多元互補的電源新格局,富足的電力資源,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較好地保障了縣域經濟和全社會的用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