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保是社硎鄉修園村人,幾年前因家庭條件差,家里又有患病的妻子與一個在讀書的女兒,被評定為貧困戶。夫妻倆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含辛茹苦將女兒培養成才,這也改變了一家人的人生軌跡。 2009年時,一直身體不好的妻子又患上肺結核,每天都要服用大量藥物,而當時女兒又正好在讀高三,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加上妻子的醫藥費,讓獨自在福州建筑工地打工的陳元保感到壓力很大,生活舉步維艱。 在最難熬的那段日子里,家庭的和睦、女兒優異的成績給了他莫大的鼓舞,支撐著他一個人挑起家庭的重擔。當時,在鄉民政部門的協調幫助下,被譽為“春蕾使者”的曾德梅老人知道了陳元保一家的情況,主動搭建幫扶通道,每年5000元資助陳元保的女兒讀書,這筆資助極大地緩解了陳元保的壓力。原以為女兒很快就能考上大學,生活會慢慢好轉的時候,女兒卻因過分擔心母親病情,導致高考落榜。 高考失利后,陳元保沒有責怪女兒,反而讓她繼續念書。“我始終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我跟她說家里的事你都不用操心,我辛苦點沒事的,你只要放下所有的負擔,好好讀書就可以了。”陳元保告訴記者,在自己的堅持和親戚的支持下,大家一起湊了1萬元給女兒復讀。女兒也不負眾望,復讀后考上了本科院校,還讀了不錯的專業。 女兒上大學第一年,就憑借優異的成績獲得了8000元國家獎學金,第二年又獲得學校獎學金5000元。女兒的懂事很大地緩解了陳元保的壓力,他的眉頭終于漸漸展開。女兒原本打算暑假去做臨時工賺生活費,被陳元保拒絕了。他又跟女兒說,你好好讀書就行了,錢的事情讓他想辦法就好了。 如今,他的女兒已經畢業,妻子的肺結核病在吃了三年的藥物后好了,陳元保一家也盼來了美好生活。更值得高興的是,2016年其女參加全省公務員考試,一下子就考上熱門崗位。2019年女兒結婚了,婚后夫妻倆十分孝順,家里大到冰箱小到衣物、生活用品都張羅置辦妥當。 “過去物質方面條件很匱乏,但是他的思想方面卻一點也不落后。經濟條件不好,他便積極響應當時少生優生的國家政策,只生了一個女兒。”修園村干部陳賢廣介紹道,陳元保沒有“女兒終究是要嫁人的”“讀書無用”的落后思想,即使是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他也從沒有動過讓女兒放棄學業去打工的念頭,而是咬牙堅持著把女兒培養成才。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只要思想上、精神上不落后,就沒有什么過不去的難關。”陳元保還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