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橋接法”是帶電作業的一種常見技術,是通過轉移負荷來實現作業過程中不減少負荷,以保證持續供電。近年來,該班先后攻克多個旁路帶作業技術項目,獨立開展絕緣分流線帶負荷更換發熱線夾、柱上隔離開關,以及旁路柔性電纜和旁路負荷開關等構建的旁路回路帶負荷更換作業等。 “不同的負荷轉移方法,對作業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響。”該班負責人黃福建表示,在實施這次作業前,他們發現采取絕緣引流線對作業空間、作業條件要求較高,而且在短接開關時需要防止開關意外跳閘、相別接錯等情況發生,掛接和拆除引流線組的時候,也要有防止帶電轉移帶電導體意外失控的措施和方法。 為了確保首次帶負荷更換柱上“三遙”開關作業順利,該班多次開展現場勘察,檢查桿塔周圍環境、導線型號及安裝接線情況,了解系統運行方式,確定停用重合閘的饋線,分析作業危險點,并制定帶負荷作業方案,明確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作業步驟及緊急處理程序等內容。 當天一早,兩輛帶電作業車抵達10千伏后埔線127號桿現場。在開完班前會后,4名帶電作業人員分別登上2個絕緣斗,緩緩升至電桿頂端兩側,并有序做好驗電、絕緣遮蔽等安全措施。作業開始后,他們首先解除“三遙”開關二次保護回路,避免旁路橋接時負荷突變造成線路跳閘。 “引流線承載的負荷很關鍵。”據現場工作負責人彭志泉介紹,安裝引流線時,除了要清除導線的氧化層,保證線夾接觸可靠、引流線支撐好外,還要用鉗形電流表對完成的短接引流線進行測流,確保每條引流線的負荷電流不小于原線路電流的三分之一,為下一步拆除“三遙”開關提供安全作業條件。 經過5個多小時的努力,該班順利完成“三遙”開關更換過程中的引流線拆裝工作。據初步估算,此次帶電更換“三遙”開關可減少停電時間約10小時,為400多戶居民的生產生活多供電5000千瓦時。 今年以來,國網仙游縣供電公司配電帶電作業班持續優化配電不停電作業,總結分析業擴報裝、配網工程、消缺搶修等不停電作業條件,努力培養一批技能專業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并成功拓展了帶負荷修剪樹枝、調整“三遙”開關PT接線等4個項目,有效減少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率,推動不停電作業領域正向全類型、深層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