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仙游縣鳳山村呈現新農村美麗畫卷。
圖為貧困戶在汾陽村扶貧產業基地務工。 仙游縣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建設同步謀劃、同步實施、同步推進,做大做強產業,已建成產業扶貧基地136個,18個鄉鎮(街道)、38個貧困村“鎮鎮有扶貧基地、村村有扶貧基地”。 菜溪村,旅游景點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濟川村,鄉村文化館古韻濃郁;光埔村,一處處微景觀令人賞心悅目……眼下,仙游縣各個鄉村正在奮力描繪產業興旺、環境優美、民富村興的鄉村振興美好愿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仙游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精心培育產業,持續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夯實脫貧攻堅成果,逐步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有效實現路徑。 ▲產業興旺 培育發展新動能 上月30日,寒潮來襲,在榜頭鎮光埔村的農業科學示范基地果園內,農戶們正在給蘆柑、桔柚、西梅等做防寒抗凍措施。 村里沒產業,山多田少,光埔村以往是個“空殼村”。為了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壯大村集體經濟,該村盤活土地閑置資源,依托省市縣各級資金補助,推行“黨支部+集體經濟+農戶”的合作社運行模式,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與永春天馬柑橘場共建,種植蘆柑、桔柚等,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后勁。目前,該村已建成133334平方米油茶、33333.5平方米蘆柑、20000平方米桔柚、13333.4平方米西梅,先后獲得“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范村”。 “果園以及茶油明年就會投產,預計村集體收入可增收20萬元以上。”光埔村黨支部副書記郭逸鵬告訴記者,他們修建登山步道,結合村莊人居環境整治、裸房整治等,計劃開發觀光、休閑、采摘等娛樂項目,建設鄉村記憶館等,打造集旅游觀光、水果采摘為一體的鄉村生態果園,帶動旅游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仙游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做優產業興旺文章,圍繞現代設施農業、生態畜禽養殖、壯大“四大名果”、水利建設、林業規模等主導產業,強化示范帶動,深入推進鄉村優勢產業發展,有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速邁入鄉村振興“快車道”。 為推動瓜菜產業發展,該縣大力推廣“互聯網+農業”等模式,打造縣級標準化、科技化、集約化、規模化的蔬菜產業園生產基地,全縣新建182.25畝設施農業溫室大棚;積極推進省級現代度尾文旦柚產業園以及鐘山優質大米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建設;著力發展采摘、休閑、觀光農業,全縣已建成休閑、觀光、旅游農業項目13個;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鎮;做大做強省、市級龍頭企業,現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1家。 仙游縣還挖掘“一鎮一品”“一村一品”農村特色農產品,通過資金扶持、技術支撐、能人帶動等措施,促進仙游農特產品深度觸網,提升仙游電子商務綜合競爭力。產業多元化發展,激活了農村經濟,農村發展內生動力顯著提升。 ▲美化環境 長效整治展新顏 每當夜幕來臨,在大濟鎮烏石村的高速橋下文化廣場上,群眾三五成群,或跳廣場舞,或打籃球,或聊天,曾經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空地建起了籃球廣場、休閑桌子等,雜亂的“三堆”不見蹤影,村里村外干凈整潔。 據烏石村黨支部書記鄭朝林介紹,近年來,該村以“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開展沿路、沿渠、沿線連片環境整治,加強畜禽養殖常態化管理,推進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新建三格化糞池,改善農村黑臭水體等現象,并對村主干道兩旁61棟居民裸房進行治理,提升村容村貌。 “以前村民亂扔垃圾的現象很普遍,如今,家家戶戶門前都會綠化美化,村里每天還有保潔員清潔,住著很舒適。”談及如今的村容村貌,群眾紛紛點贊。 以生態宜居引領鄉村振興,讓美麗鄉村更富吸引力。仙游縣全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一革命(廁所革命)四行動(農村垃圾治理行動、農村污水治理行動、農房整治行動、村容村貌提升行動)”“農村四好路”建設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農村水環境整治,采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實現生態宜居。 記者了解到,該縣優先做好鄉鎮和村莊規劃編制,提升鄉村建管水平,全力推進5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6個特色小鎮、24個美麗鄉村、26個幸福家園建設。大力倡導鄉風文明新風尚,加快完善提升交通、教育、醫療、飲水安全、養老、網絡、文化等配套設施,選樹一批生態宜居村居。同時,重點打造北部山區富美鄉村示范帶、木蘭大道宜居宜業示范帶、濱海新城產城融合示范帶3條風貌示范線,改善村容村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據仙游縣委鄉村振興辦負責人陳屹山介紹,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中,該縣還建立督查通報機制,定期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督查,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和公益性崗位人員管護責任制,推動全區“清潔村莊”創建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開展,促進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決戰決勝 托起鄉村小康夢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仙游縣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同步謀劃、同步實施、同步推進,下足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文章,為推動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鞏固脫貧成效需要加強產業發展,這既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陳屹山告訴記者,仙游縣在實施精準扶貧過程中,無論是貧困戶還是貧困村,著力從輸血到造血,持續突出產業扶貧的主導地位,建設扶貧產業基地,以產業發展助推精準脫貧、穩定脫貧。 西苑鄉鳳山村借助仙水洋景區旅游優勢,幫助村民成立民宿及農家樂10余家;社硎鄉白洋村成立仙游縣豪友昌盛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十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書峰鄉蘭石村圍繞枇杷特色產業,舉辦枇杷文化旅游節,辦起了專業生產枇杷葉茶、枇杷花茶的公司,激活全村活力,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 截至目前,仙游縣已建成產業扶貧基地136個,為全市最多,實現18個鄉鎮(街道)、38個貧困村“鎮鎮有扶貧基地、村村有扶貧基地”;累計發放中央、省級財政專項產業扶貧(到戶)資金1053.75萬元,受益貧困戶共計3454人次。 “我們還強化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安全、飲水安全、金融扶貧以及兜底保障等舉措,補齊民生短板,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據仙游縣扶貧開發中心負責人朱劍燦介紹,該縣還通過創新掛鉤幫扶、資產收益、社會參與等機制,構建全縣干群攻堅脫貧、各類資源聚焦脫貧、社會力量共助脫貧、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大扶貧新格局,在全市率先成立縣扶貧促進會。 教育扶貧方面,落實貧困學生幫扶,發放2020年春季教育資助金162.97萬元,2020年秋季第一批教育資助金103.665萬元。健康扶貧方面,截至2020年11月,全縣落實建檔立卡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待遇70777人次,醫療費用總報銷比例92.11%。金融扶貧方面,截至11月,全縣扶貧小額貸款發放247戶1105.97萬元,累計發放3677戶18200.57萬元。兜底扶貧方面,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增納入低保70戶249人,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臨時救助1133人次,發放救助金107.35萬元。全縣5920戶19608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3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全部實現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