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蹬蹬蹬……”每天清晨,仙游縣第二中學英語教師朱麗仙都沐著晨曦,疾行穿過校園到達辦公室,整理年段教師的聽課記錄表,檢查學生們的日常作業。疫情期間,她除了上好自己的日常課程,還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當好學生們的安全“哨兵”。寒假來臨,忙碌成了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成功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這是朱麗仙的人生信條。她教學以來,擔任班主任20多個春夏秋冬,既是嚴師,又是慈母,成為很多學生特別是留守孩子的“第二母親”。 在多年的教學中,她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增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機會。經年累月,她不斷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努力形成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 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朱麗仙說,要讓學生和家長明白,學校不僅是傳播知識的場所,也是傳遞溫暖和真情的地方。作為課任教師,作為班主任,亦或作為年段長,身份會變化,但對待學生的心始終不變,始終保持一顆熱忱之心。在教學中,她既有嚴師之教,又有慈母之心。每接一個新班級,她都要認真了解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建立每個留守孩子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隨時掌握留守孩子的思想動態,以便及時與他們的家長及其他監護人取得聯系。在教學崗位上,她總是時時處處用心用情,于細微處謀“繡花”功夫。 多年來,她用自己的專業專注提振學生之氣,安撫家長之心。她所帶的班級被評為“省先進班集體”“縣先進班集體”,她自己也被評為福建省優秀教師、莆田市中小學教壇之星等。參與省、市、縣級課題研究,其中《新課程第一屆高中畢業班教學研究》在全省課題評選中榮獲一等獎。“榮譽對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為每一屆學生帶來什么、留下什么,能為孩子們付出、陪伴他們成長,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事。”朱麗仙說。 十年樹木,屹立三尺講臺,朱麗仙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愛心澆灌著一棵棵茁壯成長的桃李。教學路漫漫,她與學生共識、共享、共進,帶領著他們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勇當攀登者助力的拐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