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東園先生年譜節要碑 三朝元老匾 《東園先生年譜碑》證實: 587年前閏八月二十六日清晨,一聲清脆的嬰兒啼哭聲劃破黎明前的夜空,一個奇男子呱呱墜地。此時,一位耄耋老人被這不同尋常的啼唱驚醒,于是策杖而來,面對這孩子的父親松菴居士連聲稱道:“恭賀您喜獲麟兒,這孩子將來必有大貴,一定要好好撫養長大成人。”這個孩子不是別人,而是影響莆仙未來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明戶部尚書鄭紀。 這是載入《明東園先生年譜節要碑》的一樁舊事。原文如下:“明東園先生年譜節要先生姓鄭,名紀,字廷綱,號東園居士,興化府仙游縣文賢里人,世居屏山下。宣德八年癸丑(1433)閏八月二十六日卯時,先生生于屏山之宅柄。始生時,有老人柯姓,年九十,登堂聞其哭聲,謂先生之父松菴居士曰:“此貴兒也!可善養之。”或推其日甲,曰天德月德,一生無疾厄,且壽考。 《明東園先生年譜節要碑》,現珍藏在仙游鯉城街道鄭紀祠堂內,高約2.5米,粉石(又名芙蓉石),雙面雕刻,字徑1.2厘米見方,因年代曠遠,部分字跡脫落,模糊不清,辨認尤難。鄭祠廊廡左右立有兩通石碑,左廊《明東園先生年譜節要碑》,右廊無字碑。據清乾隆三十六年《仙游縣志》載:“尚書鄭紀祠在西街,即舊賜葬之地,嘉靖十六年(1537年)檄建。” 鄭紀的誕生地在仙游縣文賢里(今度尾鎮)屏山宅柄。舊志稱:“文賢一里,為邑之西極。屏山列嶂,東園舊居,德化界之。梁、劍、紫帽諸山相與拱護,南之岐山又為永春界。竹木之饒,匝山蔽谷。中多平田,利耕作,稱沃壤焉。” 民國《仙游鄉土地理志》稱:“明大司徒鄭紀發跡處,在文賢里宅柄過去上鄭村,曰屏山書院。紀(鄭紀)登屏山有詩‘十疏辭丹陛,歸來訪故山。白云久有意,待我松梧間。抱琴往從之,綠蔭墜闌珊。飄然忘塵想,毛骨生秋寒。登高一舒嘯,浩浩天地寬。’” 由此可見,鄭紀的祖籍地是在屏山宅柄,但民間傳說豐富多彩,眾口不一,且年代久遠,往事不可追憶,鄭紀降生仙游山、其父燒炭翁的傳說等權可當作茶余飯后之談資。鄭紀是仙游人民的兒子,明朝杰出人物并不多見,所以自然會有多種版本和傳說附加其上。比如,鄭紀的生卒年代,《四庫全書》、《屏山鄭氏族譜》等明明記載的都是生于宣德八年癸丑(1433),卒于正德三年戊辰(1508年),享年76歲,但《仙游縣志》(1995年12月版)卻誤作1438—1513年,以訛傳訛,以至后來的一些作者也照此抄錄。見怪不怪,率以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