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仙游縣突出抓黨建與脫貧攻堅“雙推進”,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永不褪色的“紅色引擎”。截至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920戶19608人已全部脫貧,3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全部摘帽。 仙游縣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堅持提升組織力,以打造好支部夯實基層堡壘。先后實施黨支部固本培優和實功培元、實效培優兩大工程,對全縣987個基層黨組織量化打分、評星定級,累計整頓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29個。深化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制度,營造良好氛圍。二是堅持壯大“領頭雁”,以選配好班子領跑基層建設。以村級組織換屆及其回頭看工作為契機,選優育強村級黨組織書記隊伍,建立村預審、鄉鎮審核、縣級審查三級聯審制度,對2250名現任村級干部進行資格復核,排查清理受到刑事處罰、存在涉黑涉惡及村霸問題人員37人。100%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三是堅持消滅空殼村,以找準好門路壯大集體經濟。探索推廣投資入股分紅、發展特色產業等8種特色模式,引導193個村(社區)籌資10655萬元,投放市振興鄉村集團,籌集64個貧困村、空殼村資金2000萬元投資污水處理廠,實現村級集體年均收人10萬元以上。四是堅持做優“黨建+”,以培育好典型帶動鄉村建設。打造榜頭鎮光埔村“四心四美”、書峰鄉村鄰里中心以及郊尾鎮“五好黨建”、西苑鄉仙西村“源黨建”等示范典型,推進“黨建+鄉村振興”“黨建+富美鄉村”等黨建示范走廊建設,助力木蘭大道鄉村振興、北部富美鄉村等示范帶建設。 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不少問題,如有的村黨組織帶頭和示范作用發揮還不明顯,有的黨建資源整合和利用還不充分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們就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以下建議意見。 建好支部。一是調優組織設置。將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業緣相似的若干行政村,整合成立中心村黨委,以強扶弱、以富幫窮。設立鄉村振興特色黨小組,引導黨員帶頭學技術、帶頭勤勞致富、帶動群眾共同發展。二是推動組織提升。推行一名縣處級領導掛鉤指導、一名黨(工)委書記直接指導、一名駐村第一書記一線指導、一個縣直部門結對幫扶、一個黨建服務小組專項服務、一個整頓工作組駐點領辦等“六個一”整頓模式,重點整治班子建設、組織生活、村級管理等方面問題,推進后進整頓、晉位升級。三是激發組織活力。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結對幫扶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紅色磁場”作用,帶動后進黨組織走上正軌。 選好書記。選好掌舵人,增強核心力。實施能人引領工程,把產業帶頭人、在外創業能人、復轉軍人和大學生村官充實到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同時將農村優秀人才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才庫臺賬管理,跟蹤培養。訓出好能手,增強脫貧力。實施“領頭雁”培訓工程,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村級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全面提升農村帶頭人隊伍素質。全面開展村黨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工作“月述月評”活動。建立村級黨組織書記“一人一檔”實績考核紀實檔案,跟蹤管理。對照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引導村干部任前對標承諾、任期依標踐諾、任后達標評諾。 管好黨員。抓好積分管理,讓黨員動起來。推行黨員先鋒指數管理,建立“先鋒基礎分+作用分+鼓勵分-扣減分”模式,對黨員全年表現情況進行常態量化打分,得分結果與評先評優、個人績效、不合格黨員處置相掛鉤,表彰獎勵優秀黨員。抓好黨性教育,把黨員聚起來。推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制度,創設“七點半夜校”“田間課堂”“紅色驛站”等載體,開展“黨員五帶頭”“五星黨員”評選活動。用好“學習強國”“黨員e家”等線上智慧黨建平臺,以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引領鄉村風氣好轉。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比作為”和互幫互助活動,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促使黨員在鄉村振興中比學趕超。成立村級黨員互助促進會,建立黨員民事代辦員隊伍,積極開展幫扶救助活動。 盤好資源。領導掛村解難題。實行領導干部掛鉤包干機制,有效整合縣、鄉鎮兩級班子成員聯系點,避免重復聯系。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做好駐村幫扶工作,幫助制訂發展規劃,確定發展項目,落實幫扶資金。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通過產業、就業等方面進行幫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