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溪水長久在流,白鴿嶺高壯地站立,鄉親至愛之恩永不能忘。”薛介民在生命最后時刻,用莆田家鄉的山水為象征,感念那片再也回不去,他47年人生念茲在茲的地方。 清明前夕,本報把深入探尋薛介民姚明珠先烈的足跡,作為獨家重大新聞進行多方位挖掘,派出多路記者進行實地采訪。白鴿嶺位于仙游和永春的交界處,嶺上還有一條古驛道,如今建有隧道。精通仙游歷史文化的游心華介紹,《仙游縣志》記載,白鴿嶺是白隔嶺的俗稱,有白石為界故得此名,古時巡檢司舊署設在此。 在薛介民烈士的老家楓亭鎮霞橋社區,當記者在航拍社區畔的楓慈溪太陽陂時,一群白鴿掠過溪面。在霞橋社區,記者了解到,霞橋薛氏家族人才輩出,先祖薛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 在薛介民的族親薛國平家走訪時,記者見到了一幅老照片。這是一張婚禮合影,其中一對雙胞胎男孩格外顯眼。經現場聯絡李黎女士辨認,確認這是孩童時期的薛介民和雙胞胎哥哥薛仁民,這張照片也更新了薛介民兄弟的現存“最早”合影。當天,在薛國平的帶路下,記者們前往這幅照片拍攝地仙游城關田岑底,大家認真比對現場和照片中的紅磚臺基,發現完全一致,確定這是當年合影的拍攝位置。 在仙游縣檔案局,局長曾朝霞積極配合查找,終在館藏檔案中查到一張1949年關于薛介民三弟薛仲民的調查表,在“小史”一欄記錄著“哥嫂們參加本黨,均有數年歷史,且曾遭捕下獄。因此我對本黨的印象深刻,且早有信仰……” 通過記者探訪,這些最新發現的照片、檔案為烈士史跡新增佐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