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鄭秀林在授課。 人物名片:鄭秀林,一級教師,任教于賴店中心小學。福建省優秀教師、兩次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曾被莆田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組委會評為“優秀輔導老師”。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位有著29年教齡、20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教師,善于發現那些后進生的閃光點,用自己的熱情及耐心,鼓勵和幫助他們成長。 學生畢竟還是孩子,需要賞識,渴望關懷。對于那些留守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她總是給予特別的關照,讓他們時時沐浴友愛的陽光,處處感受師愛的溫暖。對于那些后進學生,她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自己的熱情及耐心,鼓勵和幫助他們,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 鄭秀林猶記得,上一屆她的班級里有一個學生,上課經常開小差做小動作,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外作業馬虎應付,一心就想著玩游戲。鄭秀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了個招,不是喜歡玩電腦嘛,班級的班班通就歸他管了。于是把他調到第一桌,上課時把鼠標給他。如此一來,這位“助教”學生上課時候必須跟課堂節奏走,圈點勾畫,忙得不亦樂乎。漸漸地,這名學生喜歡上了課堂,作業也能認真完成了,期末考得到了兩年以來的最高分。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鄭秀林用自己的認真敬業帶著學生往前走。去年疫情期間,鄭秀林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做好線上教學工作。這時候她發現班上有一學生,常常“不在線”,課堂上沒有聲音,作業亂提交。鄭秀林馬上聯系了孩子的家長,了解到這名學生跟著奶奶生活,整天拿著手機在玩,卻騙奶奶是在上課。奶奶不識字,發布在電子產品上的作業也看不懂。于是每次發完作業,鄭秀林就用本地話和孩子奶奶在微信上留言,告知今天要做什么作業?需要多少時間?另外,每天利用晚上時間,開視頻為這名學生補缺補漏,和孩子積極交流溝通,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在鄭秀林的努力下,這孩子終于能夠拿著手機上課了,上課時敢大膽發言了,作業也能及時提交,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教好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教師的職業是份良心的職業,鄭秀林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愛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