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日,當朋友都外出旅游,我更喜歡一個人靜下心,沏一壺熱茶,讀一本好書,暢游在文字之間,獨享清閑。正如蘇珊所說:“一本書不僅是世界的一個斷片,它本身就是一個小世界。書是世界的縮微,讀者棲居其中。”世界如此浩瀚,人的精力愈顯得極其有限。如果我們想以最小成本最大限度破解這個世界的奧秘,讀書無疑是最佳選擇。 臺灣作家舒國治說,理想的旅行里浸透著氛圍。他雖是位旅行家,但他從不挎著相機做“到此一游”狀。一場場邂逅與別離之后,他將心動的感覺沉淀,隔著時光回望,剩下最美的,然后安靜地寫下來,用文字作最好的紀念。試想,人多的時候你能看到什么樣的風景,又能得到什么心靈的震撼?所以倒不如宅家,一個人靜心讀書,充實自我。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它不應該那么奔忙,從一個景點匆匆趕往下一個景點。旅行是一門藝術。真正的旅行,就像阿蘭·德波頓所說的,必須是哲理和文化層面上旅者的心靈與旅行地之間的共通和默契。讀過書你才會明白,這不起眼的茅屋草庵曾經盛放過怎樣偉大的靈魂;了解斯人,你才會于其故園徘徊思量,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床,也就煥發了生命,你才能用自己的慧眼,透視光影流年里隱約走來的身影。 對于熱愛讀書的人來說,書籍是波瀾壯闊的汪洋大海,這里的每一滴水都折射著不同的光芒。它們或許歡樂,或許沉郁,或許美麗,或許詭譎,雖是別人的生活,卻能與你產生奇妙的共鳴。你可能會因為愛上一顆星,而生發出探索整個宇宙的宏愿。登山千條路,同覽一月高。讀書的方式有千萬種,其間的風景各具千秋,也會讓不同的人生出不同的領悟。 所謂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乎于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于我而言,翻開一本書,就如同開啟了一場心靈的旅行。閱讀一本本鴻篇巨著,就如同與一個個偉大的靈魂面對面交談;欣賞一段段精美的文字,就如同在領略一道道曼妙的風景。 假日里讀書,享受一份雅致、一份收獲,于我是一種快樂,一種最美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