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回云斷雨初晴。芒種時節,我們來到231縣道旁的游洋鎮天馬新村探訪,清一色的別墅式建筑群整齊、美觀,還配建文化活動室和健身器材。該村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示范創建工作名單,成為仙游縣眾多革命老區村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2008年,天馬村被仙游縣政府確認為“革命老區村”。該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解放戰爭期間,仙游境內發生的2次戰斗全在游洋境內。而唯一一次真槍實炮的戰斗就發生在天馬山。自從上宮支部在興山書院成立以后,天馬村與中國革命的聯系愈發密切。而1949年七月初七的庵坪遭遇戰更是為天馬村烙上了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 紛飛的戰火已經遠去,但振興革命老區村的“持久戰”仍在火熱地進行,堅韌不屈、奮進向上的革命精神融進每個老區人民的血液,在奮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傳承彰顯革命底色。從外石門村貫穿而過的天馬溪“潺潺”地訴說著這兒的“鄉村振興經”。路面硬化了、村莊綠化了、廁所凈化了。隔溪望去,映入眼簾的既有古色古香、保護完整的古民居,也有外出務工村民靠雙手發家致富、拔地而起的小洋樓。 天馬村黨支部書記鄭星輝介紹,該村莆炎高速游洋出口第一村,國省干道聯二線仙游境內起點村,與福詔高速實現互聯互通,距福州市區、莆田市區、仙游縣城都在一小時交通圈內,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成為鄉村振興重要的資源稟賦。“村里開展了‘房屋治理、垃圾收集、污水處理、基礎建設、提升發展’五項工程,村容村貌有了質的提升,人居生活環境得到全方位的改善,還入選‘福建省森林村莊’名單。”他說。 目前,天馬村正緊抓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示范創建工作名單的契機,利用天馬山獨特的自然資源和革命老區村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重點打造天馬山祈福區。今年初,通過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撥款和村民自發眾籌的方式,集資80萬元建設天馬山景觀步道。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去年,該村與合作社共建的農產品基地采取“基地+農戶+就業”的產業扶貧模式,為村里6個脫貧戶提供了就業的新去處。油菜花、百香果、西瓜的種植進一步優化了以水稻、玉米為主的農業結構,鄉親們的致富路更寬了、腰包更鼓了、獲得感更強了。同時,天馬山特有的野山茶(“甜茶”)也開始了育種的嘗試起步,規模化量產大有希望。 “過些日子,農產品基地的西瓜熟了,請大家來品嘗。”臨別前,鄭星輝笑著向我們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