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鎮興山村是一個偏僻的山村,村里的馨山書院是中共上宮支部的舊址。 馨山書院建于宋代,清光緒六年(1880)重修,“戊戌變法”(1898)后改為馨山小學堂,1919年“五四”運動后改稱興山小學,仙游縣第一個中共基層組織上宮黨支部就誕生此校,是閩中第一個黨組織創始人陳國柱來此創建的。 陳國柱是莆田西天尾鎮下垞村人,1925年在上海大夏大學加入共產黨組織,按黨中央指示回家鄉籌建黨的基層組織。他利用應聘母校哲理中學擔任國文教師的身份,在學生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民主革命理論。1926年2月,經過一個多月的秘密組織,莆田縣第一個黨團混合支部在哲理中學鐘樓二樓宿舍內誕生,陳國柱任支部書記,其學生陳天章、陳兆芳、吳承斌、吳夢澤、陳德來等被吸收為共青團員。同年6月,這批共青團員全部轉為共產黨員,于是中共莆田支部正式成立。在這批轉正的共產黨員中,就有仙游籍的邱光兆、林錦如。 1927年4月4日,福州發生國民黨右派反革命政變,白色恐怖籠罩榕城。4月8日夜,莆田的國民黨右派分子也帶兵查抄哲理中學鐘樓的中共莆田特別區委機關,但撲了空,陳國柱已事前獲悉消息撤離城區,隱藏在郊區林嵩齡家里。陳國柱的共產黨員身份公開暴露后,難以在城內立足,只好轉移到農村活動。他在吳夢澤的陪同下,經常太到達仙游深山的上宮。 上宮的馨山書院當時是興山小學校址。陳國柱不忘職責,在那里他召集林錦棠、林步庭等8人秘密開會宣傳,并吸收他們加入黨組織,建立了仙游境內的第一個黨支部,隸屬于中共莆田特區委。支部書記由興山村人、馨山小學校長林錦棠擔任,林步庭任委員。上宮黨支部一共八人,除了1926年6月在哲理中學加入黨組織的林錦如、邱光兆外,還有1927年4月加入的新黨員林錦棠、林步庭、林復光、林蘭士、李永明、林玉贊等六人。 中共上宮支部成立后,以馨山小學為陣地辦起農民夜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組織農民開展減租減息、抗捐抗稅等活動。這年8月,上宮支部在興山、霞峰、石山等地組織農民協會,吸收貧農18人作為支部的依靠力量,開展打擊和清算土豪劣紳的斗爭。林錦如、邱光兆還組織在莆城求學的興泰學生30多人前往龍橋,斗爭不法筍牙“老狗府”,迫他不再橫行霸市,允許山里農民可以在龍橋集市自由販賣土特產。 中共上宮支部的成立為中共仙游縣委的建立打下了基礎。1927年11月,陳國柱在仙游縣立中學以教書為掩護,又秘密建立了中共東鄉、城區、南區支部。這年底,中共仙游縣委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陳國柱為縣委書記,王于潔、許淑修、林錦棠、林步庭為縣委委員。林錦棠與林步庭即來自上宮支部。1928年5月,陳國柱因發動東鄉農民反抗煙苗捐斗爭,遭到地方軍閥林壽國的秘密通緝,黨組織決定他離開仙游,并由省委轉介紹赴上海工作,仙游縣委工作暫時交與許淑修負責。 上宮地處莆仙山區交界,在1930年,莆田常太是紅軍207團和福建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的游擊區,而仙游興泰又是紅軍第108團的游擊區,上宮支部都分別給這兩個游擊區的紅軍大力支持,如林步庭就曾以莆田江口戶籍員的身份為掩護,購買槍支、彈藥轉送到外坑紅軍游擊隊。1930年12月9日,莆田外坑蘇維維埃政府在宣德宮宣布成立,發動農民群眾分田地、燒田契和債據,上宮支部亦派員前往參加,回來后立即向廣大村民宣傳外坑蘇維埃政府成立的情況。 在中共莆田黨組織的領導下,工農運動風起云涌,如火如荼,但也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猖狂圍剿和殘酷鎮壓,黃琬、陳天章、陳兆芳、張如琦、吳承斌等一批優秀黨員干部先后壯烈犧牲。1933年冬,客寓漳河的陳國柱緬懷戰友,特作《閩中紅臘月祭》詩六首以寄哀悼,其中《吊死難無名烈士》云: 腥風血雨遍閩中,三字冤成百姓紅。 蘭泗難消萬古恨,壺華莫表千秋功。 招魂不返悲黃鳥,掛夢空懷痛碧楓。 我具心香吊烈士,臨空遙祭恨無窮! 另一首《吊當時數次起義工農殉難大眾》詩云: 屠殺年來更不同,仙溪血漬木蘭紅。 林酋匿跡何首獗,海寇潛蹤山寇充。 白骨頻填溝洫滿,蒼生只剩劫痕中。 今朝臘祭心尤惻,祭罷悲歌寄塞鴻! 1934年10月中旬,莆田中心縣委派鄭金照、陳建新等到常太開辟新區、創建活動據點。他們深入群眾進行革命宣傳,培養了一批積極分子,但非常缺乏武器彈藥。常太外坑村畬族青年雷光熙,其父雷覺蒼是當地民軍領袖,在國民黨地方派系斗爭中遭枉殺,為此雷光熙家藏槍支伺機報仇。獲此消息后,上宮支部也派人與陳建新一起上雷家作思想動員工作。雷光熙接受黨的教育后,毅然獻出家里所藏的槍支彈藥,于是組建了一支10多人的農民武裝。1935年,邱光兆還協助陳建新、鄭金照到霞峰松柏洋發展黨組織,吸收陳光龍、邱途等3人入黨,建立了中共松柏洋支部。1937年“七.七” 盧溝橋事變,全國抗日戰爭爆發。時任興山小學校長的林錦棠辦起戰時民校,自編教材,向村民們宣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驅除倭寇,還我河山”的愛國主義思想。 中共上宮支部是仙游縣的第一面黨旗,在這面鮮紅的黨旗下,涌現了許多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奮斗的優秀兒女。如今馨山書院,已成為福建省黨建教育基地,成為仙游縣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為紀念中共上宮支部成立80周年,中共仙游縣委、縣政府對馨山書院進行了全面修繕,并在書院后堂建立“中共上宮支部革命斗爭紀念館”,讓后人瞻仰革命遺址,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堅貞不屈、奮勇前進的革命糈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