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走過“無邊際”,成為一道風景。 (資料圖片) 60歲過后,徐學仕買了一部車,只為能隨時前往仙游西苑鄉前溪村。 前溪村擁有多個顯眼的標簽。它是莆田海拔最高的村莊,也是木蘭溪源頭所在的村莊。它曾是省級貧困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也是少數民族(回族)村。從市區開車去這個村莊,來回得花上四五個小時。這兩年,徐學仕常常一個月往返多趟。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為這個村莊著了魔。 徐學仕是中國美術家協會與中國攝影家協會雙棲會員。去年,為了創作《百米長卷木蘭溪全景圖》,他特意走進前溪村。天然草甸上有旭日東升,百年古杉下有土坯老房。 談到村莊發展,當地干部搬出了早年的規劃設計。徐學仕分析,不少人都看中前溪村的發展前景,但請來的設計師只是習慣性地把城市的園藝規劃搬到山上來,這種不接地氣的做法,不僅破壞古村落的自然美,也很難吸引到城里的年輕人。 之后,經過多次受邀上山,徐學仕有了信心。他多年的美學經驗跳了出來:“我可以借著流動的溪水,將這個村莊打造成一幅真實版的山水畫卷。” 很快,徐學仕的想法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2020年底,在西苑鄉政府的見證下,他與前溪村簽訂合作協議,負責為村里創建鄉土文化示范基地提供規劃設計。第一步就是活用前溪村的溪流。他利用先前留下來的人工湖,設計了“無邊際”的景,遠看恍如“天空之鏡”,水天一色。 接著,他又開始打湖兩岸的“主意”。兩旁都是樹,湖上常有日出霞光,如果架起一座橋,就又是一景。于是,他著手造一座拱橋。 在偏遠山村,再小的一項工程,如果要認真實施,難度都得加倍。頭尾幾個月,徐學仕甘當農夫,一邊和工人商討最佳的施工方案,一邊種下桃李,等待來年村莊換新顏。 上個月,莆田市女攝影家協會、仙游縣攝影家協會聯手仙游度尾鎮干部在前溪村開展唱紅歌、頌黨恩攝影創作活動。徐學仕在現場當起了導演。 后來,大家在各大平臺上看到,在那一大片綠色的梯田上,《唱支山歌給黨聽》的音樂響起,上百名參與者或起舞,或揮動手上紅旗。另一頭,景點“無邊際”旁,表演者坐在水邊,打起手鼓唱起歌,歌美、景美,共同獻禮建黨百年。大家驚嘆,莆田竟有如此“世外桃源”。 出生在木蘭溪入海口,一個甲子后,徐學仕向木蘭溪的源頭攀登。“我看過許多名山大川,創作過許多美術作品,卻發現自己在創作的情感和題材上,沒離開過母親河。現在我爬到高山上來,就是為了把這里的故事講給你聽。”徐學仕說。 下一步,前溪村還將進行引溪工程,形成全村的閉合工程。“我是把整條溪流當作一件作品來創作,讓前溪村顯山水靈韻,也希望它成為中國鄉土藝術協會的示范基地,筑巢引鳳待有緣人來。”徐學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