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進文物,你會發現無塵塔真的一塵不染,仙游文廟里碑林藏寶藏,三清殿內隨手一拍都可成精美壁紙。 莆田常住人口320多萬人,有多少人走進木蘭陂公園,聽著水流聲,從木蘭陂的這頭邁向那一頭,感受歷史的波瀾壯闊? 我們向往巴黎左岸、富士山下,我們熱衷打卡上海田子坊、福州三坊七巷,我們唯獨忘了多看一眼家門口的“時代之作”。 隨著國家層面對文物保護的重視,莆田市文物部門在努力,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文物保護項目管理,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文物保護項目審批程序,明確責任,確保文物保護項目的質量。 同時,鼓勵院校等設立文化遺產保護職業教育,加強修繕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出臺文物修繕管理辦法、能工巧匠常態化考核公布機制,常態化組織文物建筑營造技藝工匠培訓和古建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評定,培育一批文物修繕能工巧匠。 我們宣傳遺產,自然的文化的,我們做科普做教育,物質的非物質的,是為了更好地留住文物,更是為了惠及民生,讓市民走進文物,親見文物,拉近大眾與文物的距離。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認識文物行列,為文化自信再添一份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