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三線建設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火紅年華》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播出。該劇講述老一輩三線建設者建起一座300萬噸級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故事。業內專家認為,該劇還原了三線建設時期的真實歷史,詮釋了那個年代人們的革命友情和愛情,謳歌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小說原著作者和電視劇編劇革非曾親身參與三線建設,眾多鐵道兵為三線建設獻身的事跡深深震撼了他。他在創作的時候給自己確立的原則是:真實地寫出那個時代和環境里建設者們的工作狀態與奮斗精神,不拔高,不神化。 總導演王文杰說:“每一部文藝作品都要有教育意義,有引導觀眾積極向上的力量。這部劇有一句臺詞:‘青春可去,年華不老。’這正是這部劇的點睛之筆。”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主任申積軍說,劇中的普通勞動者形象平凡而生動,人人抱有為祖國建設無私奉獻的赤誠之心。幾代建設者之間的薪火相傳和大國工匠精神的展示,也深深地感動了當今的年輕人,社交媒體上關于該劇的討論熱度不斷攀升。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火紅年華》塑造了以夏方舟、季成鋼為代表的從三線建設中成長起來的典型人物,是新時代工業題材電視劇的代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