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冬“閑”為冬“忙”,“省級移民示范村”仙游縣賴店鎮玉墩村入冬種植反季節菊花,一躍成為全市最大的菊花種植基地。 這個總人口5600余人的仙游“大水缸”古洋水庫移民村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當地1200余位移民探索“公司+基地+脫貧戶”經營模式,建立占地約7.4公頃的大棚菊花種植基地,增加移民就業機會,提升移民收入水平,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2017年以來,玉墩村先后被列入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鄉村振興”建設試點村。 ■花卉里結出“振興果” 當下,玉墩村大棚菊花基地里種植的是10月份剛培育的菊苗,雖無滿園盡帶“黃金甲”的景致,但恰是激活玉墩鄉村振興的“密碼鎖”。 “基地采取溫室大棚培育方式,在每個地塊上引進氣候控制系統,夜間采用燈光照明,為反季節菊花創造出最適合的溫度。”玉墩村黨支部書記謝志鴻說,采用現代花卉精細農業管理方法,基地的菊花品質優良,切割后用水涵養可以保持十幾天的花期。 玉墩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反季節菊花,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滿足市場消費需求。“玉墩村種植菊花7.4公頃,以白、黃色為主,兼有綠粉、桃紅、紫燕等反季節菊花十余個品種,在國內銷售的同時,還出口日、韓等國,年產值可達600多萬元,吸收村民就業70多人,每年預計為村民創收100多萬元。”謝志鴻說。 ■移民村跑出“加速度” 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玉墩村因水而遷,因水而富。“明年村里計劃在上樓自然村朗底片區建設10公頃荷花基地和13.4公頃檳榔芋基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仙游縣派駐玉墩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顏飛鵬介紹。 眼下,玉墩村正在推進苦溪流域河灘地整治項目,盤活閑置土地,打造現代化高質量標準農田。“33.5公頃苦溪流域河灘地剛剛完成了招標,村里計劃在這片地上規模種植小麥、玉米、油菜花等農產品。”顏飛鵬介紹說,建成后油菜花基地將與菊花基地、荷花基地形成三大花卉基地,再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設施項目,利用城鄉結合部的交通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今后,村里還計劃在此處建成濕地公園,結合轄區古洋水庫和天馬山自然風光,打造古洋水庫河道沿岸景觀步道,發展鄉村觀光旅游。”顏飛鵬說。 ■古厝里開出“幸福花” 在玉墩村交壟古厝群前,映入眼簾的是三座土木結構的傳統民居,地上錯落有致地擺放著陳年老物件。近年來,村里一些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仍有一些老人居住其中。歲月流金,古厝已沉淀出一份厚重情懷。 “在保持建筑風貌的前提下,我們將對交壟古厝進行保護修繕,并在此處選址打造移民文化館。這幾天,我和村干部分頭動員村民整理搜集家中的老物件,用于移民文化館展出。”顏飛鵬說。 保護修繕交壟古厝是玉墩村活化古厝,尋找鄉愁,大力挖掘文化和旅游內涵,發展鄉村旅游業的一個縮影。該村上樓自然村還有古民居“新厝里”,建于1928年,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至今已經居住了六代人,村里大型喜事都在此舉辦,熱鬧非凡。今年以來,玉墩村對“新厝里”進行保養修繕,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使其凸顯成為村落的特色景觀和風景線,實現新農村建設與古建筑保護的協調發展、和諧共生。 “開弓沒有回頭箭,鄉村振興事業非一日之功。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市、縣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化農業、鄉村旅游業,實現村民共同富裕。”展望未來,顏飛鵬滿懷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