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周末,在人們享受假期的時候,榜頭派出所值班室內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您是XXX號碼的持有人嗎?”“剛才您接到的電話是詐騙電話,切莫輕信!”……一天下來,該所民警接到五十多條的電信詐騙預警信息,針對每條信息,民警都要認真仔細地進行電話詢問,或者根據預警平臺接到的詐騙線索預警等級,出警上門,在詐騙分子得手前阻止事主轉賬。 這是一場時間戰,晚一分鐘,事主被騙的風險就更高一些。 10月29日晚間,榜頭派出所值班室接到一條預警,信息顯示轄區一名女孩謝某疑似遭遇冒充電商客服詐騙。接到預警后,值班民警按照信息上的電話撥打過去,但發現對方一直在通話無法接通。這讓民警立馬提高了警惕,“這個女孩有可能被騙了!”,立即趕赴謝某家中,希望能夠見面勸阻。 民警趕到謝某家中后才得知,謝某目前在廣西一所高校就學,并未在家中。民警立即將情況告知其父母,在謝某父母的幫助下,通過多方輾轉,終于與謝某取得了聯系。詢問后才知道,謝某此前果然一直是在跟詐騙分子通話。民警與謝某聯系時,她正準備向詐騙分子提供的銀行賬號轉賬,幸好民警及時聯系阻止,才避免了上當受騙。據民警介紹,對方就是采取不斷撥打電話的方式,讓受害人沒有思考的時間,借機實施詐騙。 然而,這次“詐騙”只是犯罪分子慣用手段的一個縮影,他們采取的詐騙方式總是多種多樣。 家住上墘社區的李先生添加了一位自稱是“領導”的微信好友,該“領導”一番寒暄后,稱自己不方便“出面”急需讓李先生幫忙轉賬。民警接到預警后,趕到李先生家中,查看了聊天記錄及轉賬的電子回單后,告知李先生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黨政機關領導詐騙的案件,李先生這才恍然大悟。 今年以來,榜頭派出所把守護群眾“錢袋子”安全,預防詐騙案件發生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將反詐工作與日常接處警、居住人口登記、消防安全檢查等工作相結合,提升反詐聯防能力水平,讓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入眼”“入耳”“入心”。 針對近期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突出現狀,榜頭派出所探索預警勸阻新模式,通過電話提醒、上門勸阻等措施,多管齊下,快速反應,成功勸阻10689人次,使群眾避免了經濟損失,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反詐防火墻。 圖為民警及時上門見面勸阻止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