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千頭萬緒,工作負荷大,群眾期待值高。要做好社區工作,關鍵在人,在于一支“敲得開門、見得了人、說得上話”的專職化隊伍。仙游縣公安局楓亭派出所調動社區治理力量,充分發揮農村治安積極分子這一重要輔助力量,組建網格長、網格隊長、單元長、網格警長“四長”隊伍,確保網格工作層層有人管、介入更及時。 以鋪頭社區為例,社區作為一個大網格,網格長由社區書記擔任。下轄11個網格和山立小區網格、楓城新都小區網格,11個網格和小區網格的負責人為網格隊長,由村兩委干部或小區的物業負責人擔任。11個網格細分96個單元格,組建96名單元長隊伍,這些人員均從單元內離退休老干部、退役軍人以及鄉賢中產生。社區民警在網格中擔任網格警長,通過單元長、網格長快速掌握網格內人員流動等各類信息,做到“狀態全掌握、細節全了解”。 “四長”實現基層治理力量在最小單元的全覆蓋,達到對轄區治安要素“人、地、事、物、組織”的全時段、可視化的管控,形成了“警力向網格延伸、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在網格進行、問題在網格中解決”的工作格局。 楓亭派出所轉變管理思維,充分考慮社區網格和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依托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搭建多元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了“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腦”,實現對社區社情民意的精細化、動態化感知。 該所建立社區服務QQ群、微信群,搭起服務與被服務者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的網絡平臺。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統,社區網格“四長”將社區實有人口信息列入信息化平臺。網格警長充分發揮單元長人熟、地清、事明的優勢,對網格內的治安維穩、違法犯罪等各類情報信息實行“日整理、日共享”制度,確保網格治安要素“底數清、情況明、內容實、鮮度高”。 在此次楓亭抗疫封控工作中,鋪頭警務室充分利用信息化網格平臺和“小單元”作戰優勢,僅用4小時即摸排掌握社區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密接、次密接人員、七類人員,一天內建立一房一檔,為疫情精準化防控打下堅實的基礎。 社區,是居民的棲身之所、幸福所系。楓亭派出所發揮“四長”工作優勢,圍繞回應社區群眾“急難愁盼”,帶著感情辦好民生小事,實現為民辦實事效率大提速。 結合社區民警專職化工作,實行每月定期舉辦警民見談會,落實挨家挨戶走訪工作,推動網格單元長全覆蓋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引導社區的事情大家提、大家議、大家定、大家辦,樹立人人都是社區治理主人的意識。網格警長協同網格志愿者、治安積極分子深入走訪,認真聽取群眾需求,能解決的立即幫助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做好記錄,聯合相關部門合力攻堅解決。 該所還將“最多跑一次”工作與“網格警務”有機融合,為企業員工在子女就學、戶口遷移、居住證辦理等提供全天預約、集中受理、上門辦證等服務,實現“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四長”建立以來,鋪頭社區已開展上門服務500余人次,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滿意感顯著提升。 關注“最小單元”,打通“神經末梢”,推動精細治理層級有序組織群眾參與社區治理。該所不斷釋放基層治理新的活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