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扛牢保護木蘭溪源頭責任,在建設與管理中扎實實施生態保護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97.9%。 仙游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的林區主要分布在西苑、菜溪、社硎、石蒼、鐘山等鄉鎮,總面積約184.7平方千米,自然條件獨特、森林植被多樣、植物資源豐富、動物種群珍稀。自2012年獲批設立以來,該保護區管理處多措并舉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推進木蘭溪源保護區防護系統工程全面升級。 實施“天空地”一體化監管。通過公共視頻體系建設項目、網格化護林員地面巡護、無人機巡飛、智能音箱喇叭等,為保護區提供全天候的科學化、系統化、實時化、可視化的巡護巡檢綜合管理。下一步,擬啟動木蘭溪源保護區監測系統工程,計劃建設防火公共監控點8個;在保護區內制高點設立鐵塔,設置集水文、水質及氣象于一體的環境監測站4個,購置野生動物救護設備、野生植物保護及防治設備等,推進木蘭溪源保護區防護系統工程全面升級。 依托“新科技”,開展多樣生態宣傳。通過仙游縣科協積極申報“莆田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十八股頭生態風景區宣傳步道3000米、保護區防火防疫智慧音箱等項目。常態化進行保護區及生態保護有關政策法規宣傳,在西苑鄉鳳山新村建設宣教中心展覽館。 開展“強排查”,逐步完善管理機制。近4年來,持續開展“保護區綠盾”專項檢查行動,進行衛星遙感監測核查和實地核查。組建25名專職護林員隊伍和42名半專業化的森林防滅火隊伍。以共建模式在全省首家引進了社會公益組織——福建藍豹救援服務中心作為野外救援專業機構。完善管理機制,建立《仙游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護林防火工作制度》《保護區護林員管理辦法》等制度,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多年來沒有發現一起森林火災,也沒有發現破壞林地等違法違規行為。 聚焦“脆弱區”,穩步提升森林質量。保護區實施封山育林166.7平方千米,在木蘭溪源頭、保護區實驗區稀疏林分等生態脆弱區位,實行林分補植,種植3.3平方千米香楓、木荷等鄉土樹種,開展病蟲害防治1.3平方千米,建設生物防火林帶30.6公里、生土帶50多公里。 推行“林長制”,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全面推行林長制,建立全流域覆蓋的森林資源管護長效機制,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工作機制。做好綠色惠民工作,累計發放保護區林權所有者補助725多萬元,惠及17個村,開展商品林贖買1.454平方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