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本報記者 林羅曉 攝
三福工藝美術大師在雕刻。本報記者 林羅曉 攝 春意盎然,車行仙游,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海峽藝雕旅游城、國際油畫城、中國石藝城、環球工藝城等,大片仿古建筑群巍峨屹立,“工藝之都”畫卷徐徐鋪展。 “工藝美術產業是仙游縣最具優勢、最具特色的傳統產業。”仙游縣縣長吳海端介紹,2021年實現產值530億元、稅收6264.83萬元。今年將重點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全產業鏈發展,建設天然香產業示范園、佛事文化用品工藝園和仙游國際紅木原料集聚中心等6個特色產業園區,實現工藝美術產業集群保持15%以上增長,年產值達61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產值超350億元)。 開春以來,仙游縣積極融入全市12條產業鏈發展布局,立足縣情,制定“1299”工作方案,把工藝美術產業列入全縣高質量打造的九大產業之一,俯下身子抓產業、一心一意謀發展,創新思路,創造優勢,推動品牌與品質“雙提升”,推動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 優勢凸顯 產業集聚 千年古邑仙游,流淌藝術文化基因,源遠流長的工藝美術是當地最具影響的文化產業,發展潛力無限。 新年伊始,仙游縣成立工藝美術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與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暨招商工作專班對接,對工藝美術產業現狀、企業數、產值、稅收、從業人數等摸底排查。 數據是直觀的證明。 2177家工藝企業、19226家個體工商戶、近18萬人從業人員,近年來,在“百花獎”“山花獎”“爭艷杯”等各類大賽和展覽展銷中,全縣收獲2500多個獎項,居全國縣域前列。 高端紅木原料庫存擁有量約占全國60%以上,是全國最大名貴木材集散地、全國最大沉檀香集散地。 古典工藝家具占全國高端市場份額75%左右,占全國大眾市場份額25%左右;小件工藝品市場全國最大、品種最全;油畫占全國油畫市場30%左右。 形成“一溪(沿木蘭溪仙作產業帶)、兩鄉(東鄉、西鄉8個鄉鎮)、三園(工藝產業園、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藝雕智慧產業園)、四走廊(城關至榜頭、榜頭至連天紅、城關至度尾、城關至郊尾)、六城(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海峽藝雕城、國際油畫城、中國石藝城、環球工藝城、古玩城)”的產業集聚區。 京東、抖音、淘寶、快手等電商大平臺直播基地落地,工藝美術原輔材料、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銷售及物流配送等形成完整產業鏈。 優勢凸顯,如何優上加優? “將工藝美術產業集群打造成為千億產業集群、全球工藝美術第一品牌。”面對高質量發展主題,仙游縣目標明確,要提升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促進生產規范化、品質標準化、品牌價值化、產品層次化、銷售多元化,開春以來,仙游縣加速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全產業鏈、多元化發展,力爭品牌更響、品質更好、市場更寬、平臺更大、產業更全,藍圖早日變成現實。 拓香文化 延伸鏈條 “眾所周知,奇楠沉香是沉香里最頂級的品種。我這次第一批研發的奇楠酒是采用正宗越南芽莊白奇楠沉水料與茅臺坤沙‘129875’工藝釀造的15年窖藏老酒炮制。”3月8日,剛從貴州茅臺鎮回到仙游的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協會會長陳劍鋒帶回一個好消息,他與茅臺鎮醬酒前十大品牌的貴州金窖集團簽訂合作合同,生產芽莊奇楠酒。 “我拿芽莊奇楠到他們酒廠選定15年窖藏老酒,炮制、簽名、封壇。3個月后,再去他們廠里解封、勾調、檢測、之后罐裝。”陳劍鋒說。 生長在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核心區榜頭鎮,陳劍鋒深知,仙游縣名貴木材加工產業聚集,原材料、邊角料多,發展香產業獨具優勢。他在家族制香技藝上傳承創新,形成的仙游傳統香制作技藝(楓髓香制作技藝)列入省級非遺。去年10月,香魁牌楓髓香產品入選2020迪拜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紀念品商店,是國內唯一入選的香行業品牌。 香文化產業是仙游縣工藝美術產業重要一環。隨著我市工藝美術行業蓬勃發展,香文化工藝品、香料貿易等香文化產業已成為工藝美術產業新引擎。 目前,仙游從事各種香原材料的種植、香料交易、沉香等制品加工、銷售等香文化相關產業企業500多家,從業人員1.2萬人左右,年產值約60億元。形成了榜頭鎮度頂村、仙水村等香產業專業村和環球工藝城、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等產城集聚平臺。現有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協會、仙游縣降真香協會兩個行業協會,其中會址設在仙游的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協會有全省會員165個,仙游籍會員46個。 今年仙游縣提升工藝美術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要創建“中國天然香產業示范園區”,大力推動天然香產業示范園建設,投資5億元,分為兩期建設。一期擬投資6000萬,利用5年時間,建設香文化展示中心、運營中心、貿易中心,集原材料、成品交易、香具研究、鑒定、培訓等。二期形成全國綜合性天然香交易市場、香文化傳播基地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全國最大的天然香集散地之一,匯聚形成全國香文化產業交流地之一。 隨著產業集群的匯聚,仙游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設在仙游的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協會引導會員企業開拓創新,與禪道、茶道、花道相結合,實現跨界融合發展,拓寬銷售渠道。同時吸引仙游在外企業和人才回歸回流,做大做強仙游香文化產業,為“仙作”產業發展賦能加碼。 該縣還打破傳統思維,深入研究創新,打造以“仙作+”為核心的跨界融合發展模式,積極對接天然香、陶瓷、茶葉、花卉、珠寶、油畫、旅游等特色產業帶,推動產業全鏈發展。 跨界融合 深耕仙作 走進三福工藝園,“福字紋”“福壽圖”“五福(蝠)臨門”等,“福”主題雕飾、福意蘊紅木家具,處處呈現。 三福集團,以“福”命名,深耕紅木家具行業20余載,傳承傳統技藝,弘揚福文化,打造的“福文化家具”,寄寓美好祝福,深受消費者喜愛。 福建作為全國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福文化植根于閩山閩水。仙游縣鼓勵工藝美術產業企業,對接省市融入“福”文化品牌打造,開創與時俱進的“福”文化品牌。 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簡稱“仙作”,是國家非遺。這個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古老工藝流派,巧妙融合傳統國畫藝術、雕刻藝術與家具制作技藝,是明清家具經典款式的傳承和創新。 今年,仙游縣將創建“中國古典家具藝術之鄉”,讓“仙作”不僅是業界標桿,更要成為全國馳名、眾所周知的集群品牌。 “注重從‘三端’精準發力。”仙游縣副縣長蔣慶和介紹,前端盤活資源,融合發展。嫁接高端資源,引進專業運營團隊,創新運營模式,采用“公司+園區”模式,形成線上線下供給渠道,打造精加工(開料、烘干、鑒定等)定制鏈、配送物流鏈、金融配套服務鏈的供應鏈平臺。中端緊抓質量,提質增效。引導企業走品牌、品質發展之路,將專業產品做到極致,推行行業標準、“一品一碼”,打擊假冒偽劣,生產質量上乘、高性價比、購買放心的精品、真品,打造“品質仙貨”,加快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優勢。末端拓寬市場,做強做大,培育一批品牌影響力大、行業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形成“寬品類、多品牌、泛家居”產品體系。 謀發展、抓發展、快發展,仙游工藝美術產業乘上春風、再譜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