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了《旅游綠皮書:2021~2022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以下簡稱《綠皮書》)。 《綠皮書》總報告執筆人宋瑞、馮珺指出,一方面,受世界疫情和宏觀經濟走勢的起伏波動影響,當前我國經濟全面復蘇的基礎仍不穩固,外部環境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仍將處于重要發展機遇期。相關預測認為,通過實施提升效能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靈活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有望保持5%~5.5%的合理區間。特別是我國首個抗新冠病毒特效藥于2021年底獲得藥監局的上市批準,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的能力和信心。此外,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等“冰雪經濟”相關產業有望成為進一步挖掘消費市場潛力的新增長點。上述積極因素有利于2022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良好預期,從而與“十四五”時期整體發展目標平穩銜接,共同推動健康、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要特別關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更好地適應旅游市場供求變化趨勢 從國內旅游市場來看,2022年有望實現旅游人次和收入的持續穩健復蘇,但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出游距離和游憩半徑收窄的趨勢仍將延續,本地游、近郊游等或將成為引領行業復蘇的主力市場。從入境游市場來看,來華商務旅行和留學需求將繼續成為入境旅游的基礎支撐。2022年入境游相關政策變動與國內外疫情形勢、疫苗接種進度、特效藥研發和投產效率等密切相關,市場全面復蘇有賴于多重前提。從出境游市場來看,行業復蘇取決于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復蘇趨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預計2022年游客信心和旅游計劃復蘇會先于實際消費行為,特別是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冬季旅行和冰雪休閑參與有望成為未來出境游市場復蘇的新動力。對此,旅游行業主體應著力適應市場供求變化趨勢,通過產品轉型、提質、深耕更好地滿足旅游這一美好生活需要和升級后的旅游消費需求。 (二)推進旅游相關政策和指引的實施 面對2022年相對復雜的行業復蘇和發展形勢,須從制度建設層面幫助行業主體更好地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需要,同時挖掘新的行業增長點。2022年,國家發改委會同文化和旅游部制定的新版《國民旅游休閑綱要》有望正式出臺,從而在推動帶薪休假制度全面落實、擴大假日消費、滿足大眾旅游需求、釋放旅游消費潛能等方面形成更具針對性的制度支撐。2022年是深入落實《“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和《“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的關鍵一年,預計在推進大眾旅游和智慧旅游、加強區域旅游品牌和服務整合等方面的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增大。2022年我國將向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基于此,跨省旅游經營活動管理“熔斷”機制、旅游企業員工健康監測等制度有可能視疫情防控需要而趨于強化,針對旅游行業典型場景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亦存在更新和修訂的可能性。 (三)發揮優勢領域的帶動和引領作用 從2022年旅游市場形勢來看,國內旅游市場顯然應當在行業復蘇過程中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一方面,公共衛生風險依然是消費者出游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短途游、近郊游、自駕游的恢復前景相對更加明朗。此類旅游形態的特點在于能夠有效控制游客遷移的時間和距離,或盡量減少旅游過程中的非必要人際交往,因而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另一方面,具有融合發展特征的旅游產品更加受到市場青睞。例如,康養旅游在健康老齡化背景下的市場需求得到進一步凸顯與釋放,而隨著《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落地推進,親子游、研學旅行等旅游產品也呈現較此前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四)借力重大事件助推旅游融合發展 2022年有利于旅游行業復蘇的又一關鍵因素,在于借力國內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的重大事件,實現旅游融合發展。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新版《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或將出臺,體驗紅色文化、學習紅色歷史、弘揚紅色精神的旅游活動仍將持續開展。2022年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之年,也是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成功舉辦之年,預計旅游與體育將在融合發展方面有新的進展。例如,依托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平臺富集北京、張家口兩地體育、文化和旅游資源,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優勢互補互促,形成上下游聯動的體旅融合產業鏈,通過培育和帶動冰雪旅游、運動體驗、冬季度假等市場形態形成旅游業復蘇的新動能與新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