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松庵坐落在仙游縣城以西的城西小學校園內,始建于明崇禎年間。而在它的東邊卻是一座清代建造的石峰書院,如今裝修一新,顯得富麗而有氣勢。 為松庵從明末問世,歷經清朝、民國三個朝代,距今共有385年的歷史,有關它的盛衰已經很少有人能夠知道。為松庵坐南朝北,大門前尚有一口古井,石雕的八卦形井圈依然完好如初,上面鐫有“嘉慶甲子年(1804年)”字樣。大門口立有兩根石柱,柱聯“二百年重修古剎,三千界儼現如來。”依聯語內容推測,若重修時間為嘉慶甲子年,那么上溯二百年就是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另據坊間傳聞,清嘉慶年間為松庵曾一度改建為“書院”,但目前未見到有關文字記錄。 為松庵雖小,但卻清清楚楚載入到清乾隆年間《仙游縣志》里,內有一段文字為據:為松庵 在社稷壇(俗稱“天地壇”)后。明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僧海濤建。乾隆二年丁巳(1737年),僧霖崖重建后殿。來鳳令黃汝南(又作:黃汝楠)詩:“隨步二三子,為松引興長。峰衙排佛供,面甓啟花香。水竹清閑境,六天(指佛教欲界中的‘六天王’)會遇場,夕陽催去住,少佇虎溪旁?!睆狞S汝南的詩句中可以看出,為松庵是一座佛教庵院,“峰衙排佛供”,其中還供奉有佛教的“六天王”。 詩人黃汝南,字立侯,貢生,仙游人。他可不是一個等閑之輩,不但會吟詩作賦,而且還是一個政聲斐然的好官,曾任湖北來鳳縣知縣,有傳。 志載:“黃汝南于清雍正戊申(1728年)拔貢,乙卯(1735年)鄉薦。裙履瀟灑,迥絕流輩,生平以詩酒自豪,與陳居祿、柯起斗、吳棟結文字。飲酒數巡后,輒歌呼嗚嗚,下筆不能自休,或寥寥數語,讀之如藐姑射(指神仙居住之山)仙人,皆有飄飄凌云之意。善畫,畫如其詩。好游覽,嘗踏月到天馬山之天臺橋獨坐,哦詩聲達山谷間。寺僧驚視之,知為汝南,烹茗邀之不一至,興盡而歸,已漏下四鼓也。 又嘗讀右軍《蘭亭記》,思山陰道上之樂,遂典衣為糧,挾其友往游,至則恍然嘆曰:“此真山水也。若西湖則桃紅柳綠已耳?!焙筇佑诙U,年五十余筮仕得楚之來鳳縣,以不嫻吏治,改補教職,未得旨而卒于官舍。其后裔貧乏,士林有西華葛帔之嘆。著有《西邙詩草》,自以其少須,又號為《七須子集》云?!?/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