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大道(三期)PPP項目現場 林鵬 攝
仙游縣榜頭鎮新鄭村村民在進行田間管護。金相 攝
楓亭高速路口,工作人員在進行消殺作業。 張力 攝
新萬鑫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忙碌。(資料圖片)
復學后,仙游縣實驗小學學生在校內寫生。 胡昂 攝 又一場疫情“洗禮”,仙游全力以“復”。 4月6日,仙游全縣復工復產。生產線上,工地上,工人們鉚足勁開工;教室里,多日不見的同窗又并肩聽課;耕田里,農民操弄起農耕設備;物流倉庫里,枇杷、紅木工藝品整裝待發。 打通堵點企業復產 近日,在新萬鑫(福建)精密薄板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工作人員分工有序,正抓緊生產,全力搶回因疫情耽擱的時間。 新萬鑫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電工鋼軟磁材料為主導產品。 “疫情發生后,公司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組成疫情領導小組,協調后勤保障、生產物資調運等工作。”公司研發主管、工會副主席孟凡娜說,所有生產人員實行封閉式管理,公司統一解決駐廠員工的吃住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新萬鑫公司曾因交通受限,一度出現原材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的情況。在市、縣各級領導協調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也為后期的全面復工復產做好了準備。 解封后,隨著物流開始暢通,新萬鑫公司4月份訂單已全部交付,現在接到的訂單已經排到5月底。復工復產后,生產部門一天實行三班倒,24小時加班加點確保訂單如期交付。 “目前,仙游縣正常運行的規上工業企業有251家,已恢復至疫前正常狀態。”仙游縣副縣長張志東表示,除高速出入口、動車站等對外重要交通節點設立查驗點外,縣域內循環已經全面打通。同時,還向縣內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跨縣域物資運輸車輛提供通行證,確保重點企業正常運轉、重點項目正常施工。 士氣滿滿項目復工 在仙游縣鯉北萬福61號安置區項目現場,大型車輛來回穿梭,打樁機的轟鳴聲不絕于耳。 鯉北萬福61號安置區是仙游縣為民辦實事項目,也是2022年度省級重點工程,位于仙游中駿世界城南側,合同總價5.5億元,于2021年10月開工,預定工期660天。目前處在樁基施工階段。 仙游縣鯉城管委會主任嚴伯元表示,在仙游縣出臺的復工復產相關政策幫助下,項目現場有工人150人,50臺樁機全部運轉,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施工秩序。“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大人員、機械投入,預計將在5月底完成樁基施工,9月份開始主體施工。” 據了解,當下,仙游縣委縣政府正堅持分區分類、精準精細,制定切實有效、管用實用的政策統籌推動重點項目復工復產。截至4月13日,華峰綠色纖維產業園、南仹生物中藥飲片、木蘭大道三期仙游段、鯉北萬福61號地安置區等69個重點項目復工率達100%。其中:5個在建省重點項目已復工5個,復工率100%;40個在建市重點項目已復工40個,復工率100%。 錯峰送倉商家復市 “枇”星戴月,“杷”上書峰。4月19日,莆田市第三屆枇杷文化節暨線上直播帶貨活動在書峰鄉舉行。 活動主要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書峰鄉與抖六集團直播平臺、抖音直播基地、快手等合作開展直播活動,以枇杷為載體,重點展示該鄉枇杷產業發展現狀、枇杷新品包裝、物流供應鏈等內容。 一手復市,一手防疫,仙游有序拉開復商復市帷幔。 有了之前的經驗,仙游不少商家集思廣益,在防疫的前提下為盡早復商復市開路。“早在3月21日,我們就在浙江義烏臨時建立BIC發貨倉,供外地商家及擁有外地供應鏈的仙游商家質檢發貨,并整合外地供應鏈供本地商家直播帶貨。”仙游抖音電商直播基地負責人李杰說。 據介紹,因為疫情期間快遞物流停運,商品無法發出,客戶退單,仙游抖音電商直播基地及入駐的商家企業停工停產,一系列“停擺”相繼而來。臨時建倉有效地維持住基地重點商家與全國消費者的黏性。 目前,仙游抖音電商直播基地仍然采取線上預約送倉方法,安排商家錯峰送倉。倉內場地每日進行4次消殺工作,全體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培訓。 分期分批學生復學 過去一個多月,“嚴防輸入”成為仙游學校安全的第一課題。這四個字也一直印在仙游一中校長黃桂福腦海中。 黃桂福介紹說,核酸檢測常態化,防疫工作按“兩案九制”逐項落實,建立一生一檔、一師一檔,加強對后勤人員及師生共同居住人的動態管理,無關人員一律不能進入校園,這些工作,一樣都馬虎不得。 受疫情影響,學校的高三年段二輪復習步調被打亂。“現在只能通過提高復習效率,摸清學生知識缺漏點,采用微專題形式進行針對性復習。”黃桂福說。 當前,全縣按照分期分批、錯峰錯時返校復學原則,逐步恢復線下教學。 仙游私立一中為此次疫情的重點封控區。4月15日,學校的初三、高三年級順利復學。一別多日,同學們又能坐在同一間教室里,倍感珍惜。據介紹,眼下,學校正周密落實校園消毒消殺、衛生清潔、師生健康評估、校園封閉管理以及物資保障、人員力量調配等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學工作安全,學校其他年級返校復學時間待進一步評估后確定。 此外,仙游縣教育局正組織6個縣級督查組、15個復學工作下鄉組,對全縣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督查,督促整改落實,做到問題整改“不過夜”。截至4月17日,共督查153校次,列出問題清單551個,其中已整改549個,正在落實2個。 因地施策鄉村復耕 在仙游,談論起大米,繞不過鐘山大米。一年一種,加上水土、光照等先天優勢,讓鐘山大米美名在外。 4月12日,仙游鐘山鎮在朗橋村東坑組開展“糧食安全大于天”的撂荒地復耕啟動儀式,復墾隊伍中有黨員先鋒隊、青年志愿隊、巾幗志愿隊等工作隊,現場平整荒地45畝。 鐘山鎮南興村同時推出首批15畝“共享稻田”認購計劃,認購計劃為期一個半月,直至5月底育秧工作結束時截止。 據了解,鐘山鎮共有撂荒面積2802.5畝,主要分布在麥斜、湖亭、南湖、汾山等13個村。今年以來,鐘山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生產及撂荒地復耕工作,成立撂荒地復耕工作領導小組。 仙游鐘山鎮主任科員方芬介紹,鐘山鎮農作物以水稻、地瓜、玉米為主,水源充足的地塊種植水稻,缺水的地塊則種植地瓜、玉米。 今年鐘山鎮朗橋、湖亭兩村有了新方向:提升27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在高標準農田設施設計時,優先向拋荒地傾斜。 “鐘山鎮將實行每周一匯報一評比一督查制度,每周通報各村各地塊的復墾進度,確保6月底全面完成撂荒地的復墾任務。”方芬說。 據了解,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3月4日,仙游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就聯合發布《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十七條措施》,對拋荒地塊進行區分,因地施策,盤活資源,提高土地產出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