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雖演化,青春恒熾熱。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100年來,歷史激蕩青春,厚重引發活潑,一代代青年在各個歷史時期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刑場上的微笑,到向延安的奔赴,再到疫情下“一夜長大”,冬奧會上平視世界……不同年代的優秀青年,都展現出時代精神、青春光彩。 奮斗是青春最強音。100多年前,27歲的李大釗寫下“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的豪言壯志;29歲的陳望道蘸著墨汁品出“真理的味道”。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點燃革命的火種,中國大地發生了“開天辟地的重大事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中國青年始終以遠大理想抱負、深厚家國情懷,勇于擔當、不懈奮斗,深刻地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 歷史啟人奮進,時代造就英雄。100年前,黨親手締造了共青團,揭開黨的青年運動新篇章,開啟奮斗青春征程。100年后的今天,在黨的領導下,共青團已經發展到300多萬個基層組織、7000多萬名團員的全國性青年政治組織,成為引領中國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的中堅力量。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諄諄教導,語重心長,給出了當代青年建功立業之道。 青春獻給黨,強國有我在。當代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趕上了成長成才、建功立業的寶貴人生際遇。以奮斗為筆,才能描繪輝煌青春畫卷;我將無我,才能不負人民厚望。在脫貧攻堅、抗擊疫情、搶險救災、賽會志愿服務等一系列大事難事面前,中國青年不怕苦、不畏難,勇挑重擔、主動作為,彰顯了自信自強的風采,觸摸到了自我時代價值。奮斗有我,讓人民更加幸福;奮斗有我,讓家園更加美好;奮斗有我,讓祖國更加昌盛,應作為當代青年矢志不渝的追求。 青春獻給黨,磨練不怕苦。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會遇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一批批青年大學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路在腳下,心是火炬,建功立業大志不移……”,彰顯出當代青年的簡樸初心。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精彩人生,應成為當代青年的志向所在。 青春獻給黨,練就硬功夫。我國正處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重要機遇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紛紛涌現,對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勞動者的需求前所未有。有用之才,必是高素質勞動者。練就一身真本領、硬功夫,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擇一事、專一業,奮斗一生,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在勞動中實現價值追求,在創新中提升自我高度,用辛勤付出唱響勞動光榮之歌,才算不負時代,有所作為,大有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