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展進社區 體驗蒸汽時代 制作蒸汽船 圖文之間觸摸歷史 系列宣傳海報 核心提示: 吉光片羽,一眼千年。傳承仙游歷史,煥發文物活力,在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之際,小編邀你一同走進仙游縣博物館,解鎖博物館新玩法,花樣“讀”文物,與千年前的文化歷史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 文物潮起來 5月18日,縣博物館“文物有話說”系列宣傳海報推出新一期的原創作品。 這一系列作品已經推出數期。根據清代青花纏枝花卉紋瓷盤創作的“花攢錦簇 雨過天青”清新立體。根據宋代陶俑作品創作的“足不逾戶 陶然自得”,脫去沉悶,呈現“樂陶陶”的新風尚。以清代天王銅像創作“驅邪禳災 與你‘銅’行”,弱化了原本的高冷,呈現出俏皮的姿態。 海報的創作者是該館的工作人員傅晨昱。結合該館館藏作品,她還創作了《當文物遇上二十四節氣》之《二十世紀李耕設色山色新晴圖軸》《張英設色熊丸助苦圖軸》。仙游發生疫情期間,她也結合《論語》,以及該館館藏作品,創作了一系列防疫版的作品,“吾日三省吾身——勤洗手、常通風、勤消毒”等等。這些可愛的作品也讓她收獲了部分粉絲。 傅晨昱告訴記者,縣博物館共有館藏文物2000多件/套,在這些珍貴文物中,她篩選出部分作品,進行再創作。 “目前的創作還是碎片化的 ,下一步計劃立足自身館藏文物,結合土陶、紅木、草編等具有仙游地域特色的文化記憶相結合,注入年輕時尚元素,創作出系列化、趣味化的作品。”傅晨昱說。 ◆ 文物看得見 另一邊,由縣博物館舉辦“和合共生——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記圖片展”也繼續在文廟舉行。此外,該館還有3件館藏作品參加“聲聲慢 心弦動——福建古代音樂文物展”?!兜で嗍⒀纭}侯仙游兩地館藏國畫聯展》,在閩侯縣博物館展出。 在福建省文物局主辦的“聲聲慢 心弦動——福建古代音樂文物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我縣甄選三件館藏文物分別為清玉磬、清青花五彩人物故事圖瓷瓶、清青花嬰戲圖瓷瓶。 清玉磬,磬體形狀為鈍角兩邊形,罄上方有一木雕雙夔龍紋橫梁,橫梁中央懸掛銅鍍金鏈,其下掛磬。這件玉磬為單件,是由樂器演化的用于室內裝飾的陳設品,極具藝術價值。 清青花五彩人物故事圖瓷瓶,重彩描繪了古時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吟詩作對、彈琴賞樂、鑒賞古畫的場景。這件瓷器共三個場景的描繪,其中彈琴賞樂獨占三分之一,體現了音樂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與書畫、吟詩共同組成文人墨客的文化生活。 清青花嬰戲圖瓷瓶,這件瓷器通過對嬰孩游戲的描繪,述說了古時人們通過音樂、舞獅等方式,享受安定繁榮的生活,從側面體現了音樂不僅是文人墨客的文化專屬,也是古時人們享受美好生活的表現,音樂在生活中無處不見,雅俗共賞。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福建省內五十余家博物館、藝術院團及相關單位收藏的兩百余件(套)文物、資料,為觀眾打開福建古代音樂世界的大門,呈現出傳統音樂藝術的悠久歷史和獨特魅力。昨日聲動,今天心動,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5日。 在閩侯縣博物館展出的《丹青盛宴——閩侯仙游兩地館藏國畫聯展》,展覽時間為5月18日-6月17日,展出李霞、李耕、黃羲、張英等四位近現代著名古典人物畫大師作品30多件。通過展覽,發揮博物館的力量,讓群眾更全面地認識優秀視覺元素承載者和傳播者國畫藝術,了解中華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 文物動起來 除了展覽,開展相關文博教育活動也是該館的常規服務之一。 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5月14日,在縣博物館,“行舟萬仞——蒸汽船制作”社教活動,邀請了全國特級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郭秋維與同學們一起探索“蒸汽船”的科學小實驗,探索蒸汽機的原理。 一塊木板,加上自制的簡易蒸汽爐,一個簡易的蒸汽船就做好了?!霸瓉碚羝疖嚲褪峭ㄟ^這個原理運行的,這個科學小實驗太有趣了。”來自莆田學院附屬實驗小學的學生陳瑀成功制作好蒸汽船開心極了。 “行舟萬仞——蒸汽船制作”青少年科學體驗活動,解鎖博物館新玩法,通過寓教于樂的社教活動,參與沉浸式文物探索,激發對人類文明、民族歷史積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讓孩子們從小樹立保護文物、熱愛科學的理念,為構建更加美好的社會貢獻博物館的獨特力量。 與此同時,近期“和合共生——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記圖片展”“仙游縣博物館館藏文物圖片展”進校園、進社區巡展活動也在持續開展中。在鯉南鎮大坂小學、仙游縣第三華僑中學、南橋社區、城內社區等,大家通過展出、通過文物了解仙游的歷史文化故事,感受文獻名邦的文化魅力。 “近段時間以來,通過不斷拓寬‘文物活起來’的路徑,博物館開啟‘破圈之旅’的探索,目標是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實現博物館的文化輻射,也讓博物館變得更加親切、親民,讓群眾可以把博物館帶回家。”該館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