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領導深入企業找問題癥結,促突破提升。
仙游縣紀委監委干部深入糧庫開展執法督查。 仙游縣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行動,引導黨員干部躬身入局、主動求變,以能力提升助力發展突圍,以作風轉變引領黨員干部始終走在前列,鍛造“鐵班底”,驅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強大引擎。 初夏的仙游,處處涌動改革發展的熱潮。 今年仙游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和市委“俯下身子抓產業、一心一意謀發展”工作部署,以“1299”工作為抓手,啟動能力作風建設年行動,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打造一支符合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連日來,仙游縣委書記吳文恩、代縣長陳志挺帶隊到九大產業一線調研,走訪園區、企業、研發機構、交易市場,找問題癥結,促突破提升,以馬上就辦的作風和夙興夜寐的勁頭抓發展,促進仙游優勢、特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帶好頭,作表率,班子成員加強作風建設,為全縣干部樹立標桿,激發干部職工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強學習提高效率 上月,一場“三轉四提五比”為主題的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在度尾鎮啟動。鎮機關、各村(社區)、鎮直鎮辦全體干部職工參加,在“1+5+X”能力上“升級換擋”,鍛造精神狀態好、眼界思維廣、能力水平高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菜溪鄉黨委因村制宜,制訂跟班工作、專題指導、項目參與、抱團發展等幫扶措施,并在全鄉試行“導師幫帶制”工作新模式。 該鄉從離任、現任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有幫帶意愿的企業家、鄉土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中擇優選聘導師,以“強幫弱”“老帶新”的方式結成對子。 工作一線“教”、以案說法“講”、互動交流“學”,將農村工作的方法、經驗及致富技能傳授給新任村干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仙游縣傾力打造“干部云課堂”,深入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工程”,推動教育賦能,提升政治牽引力。 近日,縣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邀請福建江夏學院金融學院教授、保險學科帶頭人黃茂海做專題講座。講座圍繞金融助力產業振興的途徑辦法、產業振興的金融需求、“4+1+N”農業產業及金融融資模式,對領導干部學好金融、用好金融,服務地方經濟和主導產業發展等進行深入解讀,助力該縣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運用好金融“活水”賦能發展。 一面發揮“關鍵少數”的“頭雁效應”,一面為年輕干部搭平臺、鑄熔爐。今年,該縣已選派43名35周歲以下年輕干部到一線崗位歷練,以綜合考核的“指揮棒”和實踐鍛煉的“大平臺”,勉勵激發干部擔當擔責、勇于決戰決勝的干事活力。 構建以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產業轉型、電子商務、安全穩定、精準招商、要素保障、安置房建設和回遷、教育質量提升等九項重點工作為主的實踐鍛煉“圖譜”,以更加靈活的干部資源統籌機制,實施復合型優秀年輕干部“蹲苗”計劃。 轉作風提升效能 “目前村里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如何?有無出現拋荒的耕地?”時值農業生產重要時期,仙游縣紀委監委對去年在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中發現的撂荒地等問題,排查摸底,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及農戶家中,了解復耕復種、農資儲備、惠農政策落實、農業技術服務等情況,展開整改回頭看。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筑牢糧食安全防線是重要政治任務。仙游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責職能,創新工作機制,扎實開展自查自糾,嚴肅查辦涉糧腐敗案件,深入剖析根源,推動建章立制,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走深走實。 同時,將查清違紀違法問題和解決機制同步推進,督促主管監管部門緊盯問題多發、高發、頻發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找準權力運行、日常監管、制度執行等方面的漏洞和風險點,建立預警提醒和防范修補機制,健全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方案。 針對倉儲技能型人才緊缺,糧儲行業隊伍建設與現代化儲糧需求和糧食安全不相適應等問題,督促縣發改局出臺《仙游縣“人才興糧”行動計劃》,建立專業人才庫,力爭用3年時間逐步優化國有企業員工年齡結構和學歷層次。健全糧食儲備執法督查機制,駐縣發改局紀檢監察組督促責任部門制定《政府糧食儲備執法督查辦法(試行)》,創新監管方式,通過糧食行業雙隨機平臺,實行“互聯網+監管”……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讓改進作風的過程成為聽民聲、匯民意、解民憂、聚民心的過程。目前,已督促業務主管監管部門完善制度機制20項,推動規范用權、優化治理。同時,仙游縣紀委監委結合典型案例分類分層分級開展警示教育,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查辦、整改、教育、治理貫通融合、同向發力。 干部的能力特長和工作成效,如何量化甄別?仙游縣結合各項考核,探索構建理論測能、聯審查能、干部述能、單位評能、訪談聽能、一線考能、組織判能的“能力七診”綜合評價體系,進行量化、考核問效,推進“能上能下”和“容錯糾錯”具體化制度化落實,激發干部擔當動力,匯聚發展合力。 抓落實提增效益 蘭溪兩岸,生機勃發,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帶來新作風、新作為、新面貌。 近一個月來,仙游縣黨員干部在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耕復墾復學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縣處級領導深入掛鉤的鄉鎮、項目、企業,通過實地走訪,收集各鄉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150多個,涉及民生保障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涵蓋項目申報、技術指導、要素保障、資金保障、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方面面。 縣直各部門緊密結合崗位和工作職責,發揚“店小二”精神,優化辦事流程,疏通各類堵點,解決各類難點,努力貫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 中裕新材料公司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長期專注于高物性運動鞋聚氨酯合成革研發和生產。縣人社局得知該企業科研人才緊缺,積極幫助該公司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建立內部人才儲備機制,對接院校,成功引進了化學、高分子材料等相關專業人才。 縣政府還搭建平臺,實現銀企對接,提供大額度、低利率貸款優惠政策,并且給予財政補助,緩解企業因疫情帶來的資金周轉壓力。 縣工信局建立工業企業應急幫扶機制,用好“政企直通車”平臺及各類企業微信群,暢通企業訴求渠道,第一時間了解企業因疫情影響導致的原材料采購、物流配送、用工和資金需求等供應鏈保障困難,及時協調卡口通行問題,暢通產業供應鏈。利企、援企、穩企、安企,促進企業復工復產、達產增產。 眼下,該縣組織力量落實《仙游縣推進工業實體“三轉一市”實施方案》《實施“四換四名”工程,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質增效的方案》《加強小微企業園建設管理的實施方案》《仙游縣產業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建設方案》等5個工作實施方案,逐一逐項形成工作清單,層層分解壓實責任,在“三轉一市”“四換四名”“四個一批”等方面尋找工作突破,實現產業升級。 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增強“八項本領”、提升“七種能力”,該縣正以“干”破題,匯聚起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發展大提速的浩大聲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