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1個月的持續大范圍強降水終于減弱了,針對地質災害滯后性的特點,連日來,仙游縣自然資源局對地災隱患點、高陡邊坡開展再巡查再監測,不留盲區,不留死角。 該局聯合公益性技術隊伍、省197地質大隊重點對度尾、西苑等山區地災點進行全面細致排查,重點排查地災點是否有新變化,是否存在新的安全隱患等。 仙游縣自然資源局地質礦產股負責人楊斌介紹,強降雨過后,土地、山體含水量處于飽和狀態,極易發生地質災害且地質災害具有滯后性,因此雨后的2—7天仍是地質災害高發期,主要有3種情景:滑坡,滑坡是指土層或巖層整體或分散地順斜坡向下滑動的現象,暴雨、長時間連續降雨是產生滑坡的最主要原因;滑坡先兆有:前緣土體突然強烈膨脹、鼓裂,前緣突然出現局部滑塌或規律排列的裂縫,地下水異常,池塘或水田突然下降或干涸等。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巖石、土體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災害,引起崩塌的自然因素有地震、強降水、雨水浸泡等;崩塌先兆有:陡山有巖石掉塊、小崩小塌不時發生,陡山根部出現新裂痕,地下水水質、水量異常等。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其他地形險峻地區,因暴雨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破壞力強等特點,常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 6月5日起,仙游縣23處地災點和407處高陡邊坡等地災隱患地區群眾,已陸續轉移至避災點集中安置或投親靠友。該縣自然資源局已組織力量對全縣所有地災點、高陡邊坡一一進行排查,在險區設置預警標識,向群眾發放防災避災明白卡,擬訂疏散避險應急方案,明確撤離信號、路線、方向、疏散地點等。 楊斌表示,此次“回頭看”主要是巡查地災點、高陡邊坡有無發生新情況,目前來看,總體情況穩定。同時,還要看轉移人員是否回流,一旦發現有人員回來,要動員其及時轉移,目前未發現轉移人員回流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