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社區民警在社區開展反詐宣傳。(資料圖片) 度尾鎮礪山村打造數字鄉村綜合便民服務平臺。(資料圖片) 今年來,仙游縣在基層治理中,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探索重心下沉、建強末梢的路徑,細化最小單元,落實最后責任,向基層放權賦能,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質量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仙游縣委書記吳文恩表示,以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力量和主張傳遞到“最后一厘米”,注重“單元”提質、“睦鄰”增效、“鄉鄰”拓展,在責任主體和最小治理單元中實現資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協同,全面提升治理效能,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更好滿足服務群眾的需求。 黨建引領,搭建鄰里共享“客廳” 鯉城街道南橋社區蘭鑫花園小區曾是一個開放式老舊小區,居民住戶比較復雜,治理難度大,居民之間往往一拌嘴吵架,就投訴到12345熱線平臺。 對此,鯉城街道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的多元化發展,健全完善小區黨組織領導下的民主協商自治機制。街道用好用活小區公共空間,構建17個集黨員活動陣地、居民協商議事、問題收集解決、鄰里糾紛化解、紅色代辦服務等于一體的“睦鄰客廳”,讓居民像在自家客廳一樣,話家常、解決家務事。 值得一提的是,“睦鄰客廳”既作為黨支部活動陣地,也作為居民協商議事平臺,吸納物業服務企業、業委會、在職黨員、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搭建“問題墻”“回音壁”等互動式的居民說事機制。 據了解,鯉城街道將轄區劃分為375個居民網格、6604個居民單元,共成立336個網格黨支部,單元黨小組594個,推動各項工作落到最小治理單元和最后責任主體,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優先選拔黨員骨干擔任網格長、單元長,吸納人大代表、婦女代表、團員代表、退伍軍人和先進群眾成為治理骨干,納入近鄰評理員隊伍中,把治理觸角延伸到單元的“最后一厘米”,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全面覆蓋各類小區,使小區網格黨支部真正成為引領小區治理的核心堡壘。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通過建強末端組織,優化黨建服務,才能為推進城鎮化建設夯實基礎。”仙游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劍波表示,通過推動黨的組織體系向末端拓展,建立“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單元—戶”六級管理模式,把村(社區)內的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觸角向治理末梢延伸。 快速反應,小平臺搭起連心橋 日前,大濟鎮蒲山村的一個單元便民服務微信群里發出一條消息并附帶一張照片:“我家4歲小男孩在超市走丟了,麻煩大家幫忙找一找!” “大家一起幫忙找找,我再轉發到其他群里!”村干部第一時間響應并轉發擴散,發動村民助力尋找。經過村民提供的線索,不到半小時,孩子就被順利尋回。 蒲山村全村人口有1230戶4443人,常住人口2779人。今年初以來,圍繞“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蒲山村將原有的3個大網格細化為10個網格,32個單元增加到98個單元,引導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社會基層治理。 在此基礎上,蒲山村搭建起村—網格—單元微信工作群的線上工作“一平臺”,建有單元長微信工作群、各單元便民服務群,把為民辦事服務從線下延伸至線上。發揮“三長”的近鄰優勢,平時的政策宣講、疫情防控、矛盾糾紛調解以及其他民生工作都可以第一時間在微信群里展開。 村干部對群眾有求必應,反應迅速,群眾也就愿意配合村里展開工作。今年仙游疫情結束后,蒲山村開啟了新一輪的掃樓行動,建立人口臺賬,夯實相關基礎數據,十幾個村干部、網格員在最短時間內就完成統計。“底子清才是關鍵!”村支書黃加成表示。 配強“當家人”,選好“領頭雁”。蒲山村按照選、評、保三個途徑,加強網格長、單元長選聘和管理,重點從優秀黨員、熱心鄉賢、退伍軍人、退休干部、各級“兩代表一委員”中選聘單元長;每季度由村支部對各網格長、單元長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反電詐宣傳、微信群運用等主要職責工作方面的落實情況進行考評,對評分靠前的網格長、單元長進行獎勵激勵;整合鎮村力量,共同推行“十個優先”保障措施,進一步調動網格長、單元長工作積極性,使小單元釋放大能量,切實幫助村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數字賦能,科技助力智能服務 近年來,南橋社區聚焦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關鍵環節,將科技手段和社區警務工作相結合,依托科技手段服務群眾,有效實現“矛盾不出村,隱患不入門”,將南橋社區逐步變身為引領全縣基層社會治理的“樣板社區”。 南橋社區組織委員林盈表示,社區目前開啟了智慧安防小區建設,設立連接智慧小區“家聯寶”人口數據庫,當人員進出時,后臺就會實時比對、分析,即可獲取人口流動數據,并同步完成上傳、更新,做到人口流動軌跡的實時跟蹤。仙游鯉城派出所社區民警可以第一時間掌握轄區各類動向,及時開展處置工作,切實促進實有人口管理,加強了公安機關與社區、物業的聯動作用。 這些科技平臺匯集和民警走訪采集的人口數據,結合無人機航拍、三維地圖建模技術和高精度定位地理信息技術等,在南橋社區建成全縣第一張“全市一張圖”平臺,日常工作中對著這張圖,情況一目了然。 “事故車輛請先靠邊停車,路面巡邏隊伍馬上就到……”依托在仙游鯉城派出所南橋警務站的仙游縣公安局仙鷹戰隊的無人機發來的實時圖傳畫面,社區民警在社區指揮室,通過大屏就可以清晰看到社區實地場景,并對轄區情況進行實時掌控。無人機巡查效率高、機動靈活,實現空中鷹眼與路面車巡、步巡有機結合,為南橋社區在案件處置、大型安保,乃至整個社會面防控都提供了更及時、更便利、更直觀的參考依據。 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張金國表示,社會治理的智能化聯合實現橫向打破部門界限,縱向強化層級推動,實現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單元、戶六級聯動處置工作格局,推動基層多中心一體化運作、實戰化運行、組團式服務,提升對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和重大治安災害事故實行統一調度、分級管理、差別處置和協調聯動能力,確保在應急響應啟動后,每個網格單元第一時間進入作戰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