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正值榜頭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實體化運行兩周年,圍繞“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要求,該鎮積極推進基層治理陣地建設,通過開展走村入戶活動,進一步夯實該鎮大信訪工作格局,扎緊“網格+調解”這張網,兜牢基層安定穩定。 創新機制 注重源頭防控 按照“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部署要求,榜頭鎮將信訪維穩工作與“大網格”相結合,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富有特色的“網格+調解”之路,依托矛盾糾紛網格調解、村級調解和鎮級調解三級調解機制,充分發揮網格調解員人熟、地熟以及民情熟的優勢,采集矛盾糾紛的苗頭信息,第一時間調解處理,防止事態擴大,預防新矛盾糾紛的發生。 2020年,榜頭鎮象昆渠被洪水沖毀,30余米渠道喪失供水功能,1000多畝農田灌溉成為問題。象塘村多名村民因此多次上訪要求解決該問題。水利灌溉事關民生,接到訴求后,榜頭鎮成立信訪事項化解攻堅工作專班,網格員和鎮村黨員干部多次實地察看象昆渠現場情況,協調相關部門,籌集資金,進行全線清淤改線,并進行管道填埋。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象昆渠的修復工程基本完成,村民決定簽訂息訪息訴協議書,自此息訪罷訴。 協調聯動 破解“空轉”難題 榜頭鎮綜治辦工作人員表示,“網格+調解”模式有兩個最顯著的優勢:一是“實”,二是“準”。 自2020年7月以來,該鎮實行首接首辦負責制,推動“最多投一次”工作落實,安排黨政領導帶班接訪,確保來訪事項有人接待、辦理、督辦、落實,直至案結事了。同時,全面保障聯席辦人、財、物,完善軟硬件建設,充實4名骨干同志到聯席辦,負責日常工作,強化與網格平臺的協調聯動,實現資源力量的有效整合。 以信訪評理室、巡回調解室、公調對接初心調解室為載體,將信訪糾紛分流至各機構團體,形成信訪工作大家做、信訪事項大家辦、信訪難題大家解,進一步推進解決信訪工作中存在的信訪事項“空轉”、解釋多解決少等問題。 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實體化運行兩年來,榜頭鎮共召開信訪聯席會議27次,研究部署訪積案與疑難案件化解、信訪事項等重點工作,成功化解了多起信訪老戶案件,信訪工作的統籌協調力度明顯提升。 提質增效 優化服務路徑 為確保“網格+調解”模式落到實處,榜頭鎮將信訪工作納入對責任單位。特別是對村居年度綜合考核內容,堅持獎優罰劣,與表彰評先、干部任用提拔相掛鉤,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對不按時報結并在催辦后仍未報結的,由聯席辦開展督辦并在會議上予以通報。 “兩年多的運行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我鎮人口多、體量大、底子薄、基數高,特別是一批重點信訪人員訴求過高或無理,信訪風險隱患難以一時消除。”榜頭鎮綜治辦工作人員表示,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建設水平仍需繼續提高。 為此,該鎮邀請老干部、老黨員、老模范、老教師、老軍人等參與解決相關問題,強力推動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購買服務、提供場所,推行律師、法律顧問參與信訪處理工作,培養人民調解員,形成多格合一、多元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