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民生福祉。多年來,仙游生態環境局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埋頭苦干、久久為功,讓木蘭溪成為莆田市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打造出一幅水清、岸綠、景美、宜居的人水和諧新景象。 木蘭溪自西北向東南貫穿莆田全境,養育了300多萬莆仙人民。2012年,福建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總面積18025公頃,涉及仙游縣的西苑、石蒼、社硎、菜溪等4個鄉鎮及仙游生態國有林場,是木蘭溪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主要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 近年來,仙游生態環境局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堅持統籌兼顧、系統治理,從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木蘭溪源治理之道,對木蘭溪流域進行全方位的生態保護。 河清草綠,魚蝦回來了,鳥兒也回來了,兩岸百姓開始感受到母親河帶來的勃勃生機。仙游生態環境局圍繞“碧水保衛戰”,全力開展木蘭溪流域水生態保護相關工作,木蘭溪仙游段水質保持穩定達標。 該局著眼技術創新,借“智慧木蘭”之勢,大力推進水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精準治理木蘭溪水環境,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設并投入運行的水質自動監測站13座,正在建設7座,做到“監測吹哨,管養報到”,為精準治理木蘭溪提供了科學依據。 為精準摸排污染源,仙游生態環境局抽調精干力量,組織開展“徒步巡河,查污尋源”專項行動,并對木蘭溪干流及10條主要匯水支流開展分段水質采測,特別是對水質不穩定的6條支流分村進行采測溯源,分鄉鎮建立污染源清單,制作污染源分布圖,掛圖作戰,開展精準治污。目前,國控園頭橋、省控西臺橋斷面水質達到年度目標要求,水環境質量位居全市第一,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果,為該縣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提供強有力保障。 同時,該局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污染整治,大力推進鰻魚養殖尾水深度治理和尾水自動監測設備安裝工作,仙游縣45家鰻魚養殖場已全部完成環評備案手續,43家已安裝尾水深度治理設施設備;41家已安裝尾水自動監測設備。全面加強執法力度,今年以來,仙游生態環境局抽調執法、監測人員組成專班,先后3次對全縣45家鰻魚養殖場全覆蓋測管聯動,并對16家超標排放鰻魚場進行立案處罰。加快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仙游生態環境局聯合仙游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利用無人機巡查河道,全覆蓋排查入河污染源,對木蘭溪城區段兩岸入河排水口進行全面排查、登記。同時,該縣作為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回頭看”試點,仙游生態環境局已委托第三方按照長江入河排污口的模式開展排查整治工作。加快推進農村污水管網建設。該縣農村污水管網建設涉及16個鄉鎮290個村,計劃2022年12月底前完成木蘭溪流域內110個村莊的治理任務。目前,全縣49個試點村,已開工建設26個村,建設污水管網72.337公里(主干管20.249公里、接戶管52.088公里)。 此外,在木蘭溪源頭西苑鄉仙西村,仙游還建設木蘭溪源環境教育基地,全面展示歷屆市委市政府在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指引下,帶領莆田人民一任接著一任干,久久為功,讓木蘭溪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同時,多渠道、多形式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引導廣大群眾參與木蘭溪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仙游生態環境局以“六五環境日”為契機,大力開展環保宣傳進鄉村、社區、企業活動,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常態化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城市污水處理設施,一滴污水由濁變清的神奇旅程讓學生心中種下保護環境的種子,營造了環境保護全民參與的良好風尚。 通過一系列的舉措,生態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仙游廣大干部群眾已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者、生態環境問題的監督者、生態文明的推動者和綠色生活的踐行者。 木蘭溪在變,兩岸人民的生活也在變,我們深深感受到這種變化蘊藏著的一種綠色發展的力量,感受到一種生態自然的美好帶給百姓的幸福。以生態改革為統領,以生態經濟為支撐,以生態文明為靈魂,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仙游生態環境局正在生態環境領域的保護事業上奮斗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