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 豐收(資料圖) 近年來,度尾鎮度峰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產業為平臺、股權為紐帶、農民為主體、“共富”為目標,探索出一條“三變”改革新路,進一步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黨建引領顯優勢,改革發展提質效。度峰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于2019年7月1日成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申請登記身份認定2232戶,人口9517人。該社區因地制宜以“三變”改革激發社區發展內生動力,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增效、居民生活增收、社區生態增值,2021年集體年收入307.2911萬元,經營性收入164.1966萬元,集體資產租賃(店面租金)129.0286萬元。 ■ 資源變資產 圍繞社區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資源要素,對集體土地、自然性資產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可經營性資產進行核查清理、確權頒證、登記備案、評估認定,折算價值后以股權形式入股經營主體。通過股權合作,最大限度整合各種資源,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對社區各類集體資源進行清理核實,折價入股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將閑置的集體荒山荒坡等入股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集體經濟每年增收80萬元左右。此外,居民以承包土地經營權等入股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股份合作,按股分紅。將基礎設施、自然風光、風物名勝、紅色革命基地等資源折價入股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股權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 ■ 資金變股金 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及用途前提下,將其量化為村集體股金,按照集中投入、產業帶動、共同參與、居民受益的方式,投入到集體產業中,形成社區集體的股權,變輸血為造血,形成集體穩定增收長效機制。 將各級財政投入到社區的生產發展類資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村集體發展資金等補貼類資金,集中投入到集體產業形成股權,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抓住長效和精準兩個關鍵,將扶貧開發項目資金、精準扶貧財政補助資金等量化到脫貧戶,集中投入到集體產業中,變短期效益為長期效益,讓貧困人口享受分紅,實現脫貧,走向小康。 ■ 居民變股東 居民將資產、技術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入股合作社,把種什么、怎么賣的問題交給企業,突破分散農戶難以對接大市場的瓶頸,直接成為產業鏈上的投資者、受益人,滾動發展的能力大為提高。 同時,引導居民創業帶富。支持外出務工人員、農村能人等返鄉創業,通過股份合作,帶動村民致富,培養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有資金、會經營的致富帶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