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百萬人口的大縣,仙游縣社會環境多元,鄰里矛盾復雜。立足這一社會實際,仙游縣人民法院將訴源治理工作當作其司法改革的考驗題,也是司法為民的必答題。 今年1-7月份,該院共受理訴前調解案件3942件,訴前調解成功1991件,受理案件總數、調解成功總數均居全省第一,訴源治理工作成效明顯。 ■完善解紛機制 上下聯動聯調 2021年9月份,仙游縣“綜治+訴源治理”中心在仙游縣人民法院掛牌成立。同年12月17日,縣“綜治+訴源治理”中心指派3名員額法官組建工作專班。 該院積極推動訴源治理工作,聯合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出臺《關于推進“綜治+訴源治理”工作機制實施意見(試行)》,掛牌紅木家具行業等法官工作室6個,縣、鄉、村三級縱向遞進解紛,部門、行業、協會群團橫向聯動化解,構建社會基層治理“大格局”。 目前,“綜治+訴源治理”機制已將27個部門、18個鄉鎮(街道)、326個村(社區)納入調解“資源池”,同時邀請縣“創和”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縣紅十字志愿服務隊人民調解委員會、縣涉僑糾紛調解委員會等33家調解組織進駐,提升調解資源的深度與廣度,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化、全方位訴源治理體系。 ■化解基層糾紛 維護和諧穩定 2001年2月初,仙游縣郊尾鎮沙溪村老蘇因為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向老楊借款3.9萬元,并出具一份借條為證。2016-2017年間,老楊、老蘇相繼離世。而小楊與小蘇對父輩的債務無法達成一致處理意見,遂提起訴訟。在調解階段,經辦法官會同沙溪村“鄉村振興·訴非聯動”站點的工作人員聯合行動,多次向小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困難時期楊家對蘇家的鼎力相助為調解切入點,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順利化解了這起借貸糾紛。 近年來,仙游縣人民法院積極參與綜治平安、鄉村振興工作,構建基層糾紛化解機制。同時,在郊尾鎮沙溪村專設全縣首家“鄉村振興·訴非聯動”站點,聯合沙溪村“楊奇調解室”、婦聯“幸福家事調解室”等專業化、類型化調解室,對潛在矛盾進行會診、把脈,協助鄉鎮黨委政府做好信訪維穩工作,將糾紛化解在源頭,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 ■跨域協同治理 提高調解質效 仙游縣與泉州市泉港區相互毗鄰,地理位置特殊,經貿往來活躍,人員交流頻繁,每年受理的涉及仙游和泉港交叉的民商事案件超過600件,如果能夠共享調解資源,將大大提高調解質效。 為此,仙游縣人民法院與泉港區人民法院在前期大量調研實踐的基礎上,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探索建立調解員資源共享和調解互認機制,打通跨市域間送達及調解工作的空間壁壘,切實提升跨市域糾紛案件的調解質效,提高調解成功率,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推動訴源治理工作走向更高水平。 “仙游縣人民法院始終堅持把訴源治理的工作思路貫穿于司法為民的全過程,統籌解紛資源,提高內部協同,持續供給輸出高效權威的司法‘解紛產品’。”仙游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董金勇表示,下一步將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訴源治理,讓更多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在源頭、在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