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縣龍華鎮愛和村村民黃清洪反映的鄰里糾紛,經鎮村干部反復協調得以化解。這起長達5年、生動演繹愛和村“愛”與“和”故事的信訪案圓滿落幕。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點一滴見初心。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糾紛消弭于萌芽,是建設平安莆田,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應有之舉。 民意是否暢通,事關基層治理的成效。除了充分發揮網格員、民警、志愿者等“一格五員”資源,還要依托數據“賦能”,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車,暢通民意表達渠道,針對住房問題、勞動爭議、醫療糾紛等重點領域,逐一登記造冊、認真研判分析,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防止“小矛盾”演變為大問題,小事情釀成“大事件”。 做好群眾家長里短的“暖心人”,要探索建立綜合服務平臺,實行矛盾糾紛“一站式處理”,讓群眾在矛盾解決的過程中“多辦事、少跑路”,提升矛盾糾紛調解效率;要以基層自治帶動群眾參與,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發掘一批常年扎根基層、善于處理矛盾的調解員,積極打造一支群眾找得著、用得上、真管用的隊伍,不斷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基層穩,則社會穩;基層安,則社會安。要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事不避難,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當好老百姓的調解人、“和事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