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優美 近日,總投資約94億元的仙游木蘭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入駐社硎鄉,將建設集發展發電、水利風景、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樞紐項目,打造地質、水文一體研學科普基地。 守住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社硎鄉以黨建為引領,立足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創新,全面推動基層黨建與“五水共治”深度融合(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子。 據悉,社硎鄉位于仙游縣西北部山區,全鄉群山環繞,綠水潺潺,水域面積約900多畝,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溪流列入縣級“河長制”管理的主要溪流有2條,分別是大濟溪流域社硎半嶺段和仙水溪流域社硎柳溪支流,鄉級中小溪流共24條。大濟溪、仙水溪流域社硎段入口2個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或優于Ⅲ類水質。 河道治理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難題如何破解?社硎鄉積極探索“黨建河長制”模式,成立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治水專班,選聘民間志愿治水“河小二”,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格局。全鄉共有各類“河長”35名,其中黨員河長29名,河道專管員6人,民間“河小二”14人。同時,建立網格片區管理機制、長效巡查機制、督查問效機制,確保全鄉河長制工作落地落實、創出成效。 以“五水共治”專項行動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全力念好以“截、清、治”為主要內容的“治水經”。該鄉計劃投資約5800萬元,建設14個村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污水管網長約106km,目前,已完成塘西村、社硎村等2個試點村建設;投資200多萬元建設集鎮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和修園水庫修繕工程,不斷提高群眾用水安全系數,用好水潤民心;全面開展“六清六化六方”工作,開展畜禽養殖整治,完成大濟溪南山水庫引水源保護區,涉及4個養殖廠搬遷,切實保護優質飲用水水源。同時,開展河道清潔、清障行動,確保水環境整治成效。 以治水為突破口,全力念好以“生態、產業、文化、旅游”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發展經”,做活“水文章”。結合轄區柳溪底、羅木坑溪親水資源配置情況,深入挖掘田利村中共閩中特委舊址、白洋村美麗鄉村和塘西古民居旅游資源,以紅色田利、原色白洋、青色塘西為主題,打造集“革命傳統教育板塊”“美麗鄉村體驗板塊”“自然生態板塊”為一體的水生態實踐活動基地,真正將“青山綠水”的資源優勢變成“金山銀山”的經濟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