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授聘儀式現場。 仙游縣度尾鎮家庭農場果農采摘文旦柚。 仙游縣以示范引領、典型帶動,確定“木蘭溪源頭”“北部休閑農業”“黨建+”“美麗鄉村+”“旅游+”“文化+”等6個鄉村振興示范區,打造不同類型、不同梯次的鄉村振興樣板。 九月豐收季,仙游各地稻浪滾滾、瓜果飄香,希望的田園鋪展最美的畫卷。 地處木蘭溪中上游,生態環境良好是仙游縣最大的優勢,該縣依托北部山區富美鄉村示范帶、木蘭大道宜居宜業示范帶、濱海新城產城融合示范帶,以點帶面、連線成片,帶動鄉村振興發展。 仙游縣委書記吳文恩表示,仙游資源稟賦豐富、產業特色鮮明。長期以來,縣委縣政府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發展鄉村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建設美麗鄉村、傳承鄉村文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農村、農業、農民面貌都取得了顯著變化。 9月13日,“2022年福建省鄉村振興熱度指數”發布。該指數由省鄉村振興研究會、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評價服務中心利用互聯網數據,從“宣傳度、參與度、反響度、獲得感”四個維度開展了鄉村振興熱度指數評價,仙游縣綜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十縣(市、區),同時“參與度”“反響度”“獲得感”也分別位居全省前十縣(市、區)。 ■ 好水育出惠民好“果” 昨日,適逢周末,仙游文旦柚開始采摘。漫山遍野的柚子樹碩果累累,一顆顆黃澄澄的柚子垂掛枝頭,到處散發著濃濃的柚香,果農們穿梭林間,忙著采摘、搬運、裝車,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文旦柚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其中以色澤青黃、果肉細嫩的度尾文旦柚最為聞名。 度尾地處木蘭溪上游,清清溪水滋養,育出的文旦柚先后獲得“福建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稱號,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的“致富果”。 早在上月,文旦柚即將成熟時,仙游縣的黨員干部舉行“我在鄉間有畝田”認領活動。機關黨員干部帶頭認籌認買,叫響“仙果”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柚”見豐收,幸福滿心頭。9月27日,仙游縣將舉辦2022年農民豐收節暨度尾鎮第六屆文旦柚文化旅游節。 該鎮黨委組織委員周艷艷介紹,舉辦文旦柚文化旅游節,以柚為媒,引來游客觀光、采摘、收購,促進農民增收,該鎮走出一條生態農旅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同時,通過開展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打造“度尾文旦柚”“藝雕小鎮”等仙游特色品牌。 記者了解到,度尾文旦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仙游縣度尾鎮和大濟鎮等2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此后,龍華、賴店、榜頭等鎮也相繼引種,該縣把文旦柚產業作為“一縣一品”的富民支柱產業進行重點培育。 ■ 高端智庫賦能產業發展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十四五”時期黨和國家的重大任務。 上月27日,仙游縣政府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在鐘山鎮政府舉行共建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新成立的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校地共建的新型智庫與引智平臺,結合校地雙方發展的需求和實際,在仙游縣鄉村振興工作中進行深度合作,形成政、產、學、研、用的良性互動發展,將為仙游全域鄉村振興工作提供“統籌謀劃”“鏈接動員”以及“伴隨支持”,開展專業咨詢、人才培養和經驗總結等。 9月13日,仙游縣委舉辦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授聘儀式,聘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三農”專家溫鐵軍為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榮譽院長,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文雄為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教授朱力為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總規劃師,福建農林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副主任邱建生為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心理教育專家黃繹霖為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秘書長。 當日,溫鐵軍作《“三新”思想下的生態化鄉村振興》專題授課輔導,并座談交流。專家教授分別從仙游縣鄉村振興的著力點、突破點,鄉村振興研究院的定位、職能等方面把脈支招,支持和鼓勵該縣創新發展模式,發揮好鄉村振興研究院作用,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理論和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新時代全國鄉村振興新樣板。 會前,仙游縣政府還邀請溫鐵軍來到鐘山鎮現場指導鄉村振興工作。 在鐘山鎮南興村,了解了“共享農田”“黨建+綜合治理”后,溫鐵軍表示,南興村農業基礎條件好、鄉村田園風光美,要緊抓國家糧食安全政策,有序發展數字化農業,通過特色農業生產場景的數字化和可視化形成高端創意題材,打通生產和消費兩端,以農業大數據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加鄉村資產流動性。 調研后,針對南興村“稻米價格低”的問題,溫鐵軍建議要發展多業態立體循環農業,打造稻鴨共生、稻魚共生、稻蝦共生的生態農園,通過“稻+N”等融合發展方式提高農業附加值,為農業新業態發展拓展空間。 專家們提出,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要主動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認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發揮好鄉村振興研究院作用,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切實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探索出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 將鄉村振興研究院辦好辦實、辦出特色、辦出成效,仙游縣將以專家的“智”為全縣鄉村振興提思路、明定位、謀路徑,切實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引領推進全縣鄉村振興工作。 ■ “一村一方案”落地見效 在鐘山鎮南興村,村集體牽頭集中流轉土地26.67公頃多,實施土地規?;洜I、專業化生產,實行水稻、油菜花輪作,打造菜籽油、水稻等產業扶貧基地。 該村黨支部書記蔣鋒隆介紹,村里探索“村集體+農戶+合作社+企業”發展模式,實現“強村”“富民”互促共贏。 而在龍華鎮金溪村,金溪茶葉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轉+入股”的方式,推動茶葉產業發展。村里共創辦3家合作社,不斷整小為大、聯合生產、規模經營,輻射帶動周邊中小茶農發展,村財收入和村民收入雙增長,茶葉產業成為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的領頭雁。 眼下,仙游縣結合新一輪的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加快編制讓村民“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實用性村莊規劃,至目前已完成36個村莊規劃。按照“一村一方案”的要求,指導督促22個省級試點村認真做好鄉村振興發展建設方案,進一步明確試點村總體發展方向、重點目標任務、工作推進措施,并確定每年的任務和實施項目,確保項目落地取得實效。今年梯次建設富有綠化、綠韻、綠態、綠魂的“綠盈鄉村”,繼續創建“綠盈鄉村”村莊初級版以上12個。 按照“一心一軸兩翼多點”功能區布局,縣里實施特色產業、旅游、美麗鄉村、基礎設施等四大類項目,打造生態產業示范區,全力推進5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48個美麗鄉村、26個幸福家園建設,以社硎白洋、西苑鳳山為典型,集中資金先行在木蘭大道兩側和環山區公路沿線打造一批以城市小區標準建設的美麗鄉村樣板村,以點帶面、典型推動。 以實際行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仙游縣行穩致遠,充分發揮山區、平原、沿海不同的資源優勢,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生活“美起來”,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