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兩岸防洪景觀工程夜景迷人。 向護河隊代表授旗。 仙游縣探索實踐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模式,破解水資源短缺、城市供水能力不足、節水水平不高等難題,助推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木蘭溪樣本。 金秋,碩果盈枝。一場“喜迎二十大 筑夢木蘭溪”系列宣傳活動在仙游縣蘭溪文化休閑中心廣場啟動,展示全縣五年來全面推行河長制取得的豐碩成果,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仙游縣是木蘭溪源頭和上游所在地,依水而生、因水而興。境內水網密布、溪河縱橫、水庫山塘星羅棋布,發揮著灌溉、供水、發電等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資源短缺、城市供水能力不足、節水水平不高、水污染程度加劇等問題日益凸顯,治理迫在眉睫。 因地制宜、因“河”施策,仙游縣委、縣政府作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清淤疏浚、治污截污、清水活水、生態護岸、增綠造景等行動,探索創新河湖長治理的機制,持續深化木蘭溪綜合治理,匯聚幸福河湖造福人民。 打出“五水共治”組合拳 五水共治,三年行動,二年提升。仙游縣目標明確,力爭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全縣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水安全得到明顯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障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打出‘五水共治’組合拳,我們實施五方面行動。”仙游縣副縣長張志東介紹,治污水行動,重點推進城區雨污分離改造和農村污水管網規劃、建設、納污、運維,加強源頭管控截污控源。防洪水行動,完善防洪(潮)體系,加強堤防水閘建設以及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排澇水行動,重點推進城區易澇點專項整治,基本解決城區內澇問題。保供水行動,重點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強化二次供水監管,確保飲水安全。抓節水行動,持續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工業節水、農業節水等工作。 一河一策一盤棋。仙游縣建立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工作組織體系,創新推行縣委書記、縣長擔任河長的雙河長組織體系。全縣13條市縣級河道由縣處級領導擔任副河長,20條鄉鎮河道也設立了96名鎮級河長,專門成立了一支156人的河道專管員隊伍,筑牢責任墻、完善制度鏈、織密監管網,共護水資源安全。 五水共治,治污為先。木蘭溪在仙游境內干流全長64.5公里,占全長61.9%,流域面積1072平方公里,全縣70%以上人口及工農商業均匯集于此。河湖污染治理,事關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幸福。 污在水中,根在岸上。仙游縣把治河利劍對準岸上,堅持水岸同治和源頭治理,聚焦生活污水處理,加大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進城區雨污分離改造和農村污水管理規劃建設、抓好畜禽退養、打擊非法采砂等。同時向工業污染發起全面攻堅,累計排查并整治“兩無”企業370多家。 秋意漸濃,木蘭溪支流仙水溪猶如玉帶在榜頭鎮蜿蜒。沿著溪邊步道漫步,岸上花團錦簇,與水中倒影輝映,構成一幅山水風情畫卷。 該鎮區域河段的河長鄭中武被評為省十佳最美基層黨員河長。他介紹,鎮里聘用44名河道專管員,全覆蓋管理全鎮39個村的河道巡查與信息反饋。河道專管員每天巡河兩次,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 “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鄭中武說,該鎮將以“五水共治”為契機,繼續推進“河長制”工作,建立問題清單,分類施策銷號,鞏固工作成效,進一步提升區域水質,推動河湖從治亂向美麗、健康、幸福升級。 手機APP巡河,無人機巡河,運用智慧河長管理系統開展線上線下同步巡河,河長、警長、督察長試點在全縣推廣,一張責任網覆蓋所有河流。全縣涌現出一批“企業河長”“民間河長”“校園河長”“河道志愿者”等,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健康幸福河湖成果形成共識。 凝聚思想共識、強化治水合力,仙游縣采取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推進河長制走深走實,持續提升河湖面貌。 做足“三位一體”大文章 國慶假期,沿著木蘭溪仙游東門溪段漫步,長達1公里的蘭溪浮雕墻,展現古今仙游變遷、風俗文化等。沿岸景觀帶處處透著別樣的綠色風情,藝術氛圍濃郁。 近年來,仙游縣加大木蘭溪治理力度,加快推進全線防洪景觀工程建設。通過生態、休閑、文化、旅游、景觀等視角,打造木蘭溪沿岸“生態城市綠心”和“百里親水景觀帶”。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仙游縣在流域上游山地丘陵區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草有機結合起來;中游統籌考慮截污蓄水、綠化種植、景觀步游、文化展示、夜景工程,以及停車等各項市政配套功能;同步實施木蘭溪流域水環境治理,重點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三年攻堅行動。 仙游縣生態環境局水股負責人邱建星介紹,依托木蘭溪流域綜合治理、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策劃、生成、捆綁、整合農村污水提升治理項目,顯現一系列鏈式的良好效益。河流清了、村容美了,鄉村寄托著更多人的鄉情依戀。 做足“一溪兩岸”山水文章,仙游縣還把木蘭溪防洪生態景觀工程與清淤、截污、筑壩、萬里生態水系、中小河流治理、污水處理等工程統籌考慮、分步實施、共同推進,基本實現了水系暢通、河道整潔,有效地改善木蘭溪流域的水環境,讓木蘭溪沿岸成為老百姓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中心場所,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 百姓心中有一桿秤,從一條溪里體驗執政為民的溫度,從工程帶來的實惠中衡量民生決策的分量。仙游水務集團董事長張曉靜介紹,木蘭溪水患治理已從單純的防洪提升為防洪安全、生態治理和景觀休閑“三位一體”,木蘭溪由原來的“水患之河”成為造福人民的“生命之河、安全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 齊抓“保供節水”嚴管理 一泓清水,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仙游縣出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方案,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全面實施用水定額管理,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快節水技術和節水器具推廣,并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高耗水用戶節水管理,倡導科學用水和節約用水。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當前,該縣已通過省級節水型社會達標評價標準驗收。在節水的同時,該縣也重視保供水。仙游縣水利局局長林慶凡介紹,按照“廠網布局合理、資源高效利用、優先集中供水”原則,計劃利用3至5年時間投資16.8億元,新、改擴建水廠6座,大力推進老舊管網改造和“一戶一表”改造,整合國有、民營水廠,建設大水廠、大管網,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飲水安全體系,逐步實現城鄉供水“同質、同價、同服務”目標。 仙游片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涉及18個鄉鎮326個村,將受益115萬人。目前,經濟開發區水廠已試運行,城區第一水廠遷建項目準備聯機調試,第二水廠二期工程完成工程量20%,仙游度尾水廠動工建設,民安水廠、仙游菜溪水廠進入施工圖設計。 今后,仙游將繼續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以水為筆,治水興水,建設幸福河湖,讓仙游的生態底色越擦越亮,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