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下山,仙游縣度尾鎮云居村23.33公頃居壹火龍果種植大棚里齊刷刷亮起燈光,將黑夜中的火龍果基地“點亮”。此項仿太陽夜間催花補光新技術,可實現全年掛果采摘。 10月1日晚,記者在該基地看到網狀種植大棚里,火龍果苗上方,吊著一串串閃亮的燈泡,萬盞暖光燈同時亮起,遠看燦若星河,場面蔚為壯觀。福建省居壹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國華介紹,秋天太陽下山早,就需要補光燈來補光,增加光線,補光燈也有一定的溫度,有增產增量的效果。火龍果屬熱帶、亞熱帶水果,結果期通常在春、夏、秋季。進入秋季后,針對太陽下山早,該基地引進夜間催花補光新技術,加裝暖光節能燈,在夜間和低溫天氣精準補光,增強光合作用,延長火龍果生長期,提前開花結果,錯峰上市,提升甜度和產能,扣除電費,仍可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火龍果生產期常規集中在5月初至11月初,每年大約可采果12批次,而通過每年3月至4月、9月至10月的補光調節后,可采果15批次,實現全年采摘。未經補光,火龍果基本在11月份結束掛果;采用補光新技術,延續至春節后都可結果采摘,而且品質高,售價高。據統計,1公頃火龍果在未經補光情況下可采摘3.75萬公斤/年左右,而采用補光新技術之后產量可增加至6萬公斤/年。 據介紹,該基地引進臺灣優質火龍果,使用有機肥,保持土壤肥力,并雇用周邊村民種植,促產增收。去年總產量300噸,今年預計產量可達500噸,優質的產品吸引著訂單紛至沓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