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縣西苑鄉前洋村報賬員通過“村務卡”的“銀農直聯”資金支付審批系統,填報相關材料,由鄉代理會計和鄉經管站審核審批后,再通過線上轉賬方式直接支付款項,做到無需到銀行網點辦理,足不出戶即完成辦理村集體財務收支業務。 前洋村黨支部書記李國華說,“村務卡”每筆開支都有銀行流水,村干部不經手現金,也不用自己墊錢再報銷,還可以有效避免虛報開支、截留挪用等微腐敗問題,對村干部既是監督約束也是組織保護。 像前洋村這樣,該縣的隔壁、尾板、光埔、蒲山等村(社區)在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報銷制度中陸續完成了村務卡辦理申請工作,且已發放到位,用于日常村務經費支出,并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向全縣所有村社推廣。同時,該縣明確將“村級公務卡”使用情況納入經濟責任審計范疇,為村集體“錢袋子”套上“緊箍咒”,筑牢了基層廉政防線。 村級資金管理是基層村(社區)的監督難題,也是“微腐敗”容易滋生之處。為打通村級財務管理“最后一公里”,有效監督村級會務費、差旅費、勞務費等非生產性的零星開支,該縣借鑒公務卡(信用卡)的使用方法,探索實施“村務卡”結算制度,以“刷卡支付”替代“現金支付”,并由縣紀委監委和縣委組織部牽頭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縣民政局等部門配套出臺了《仙游縣村(社區)村務卡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做到“一村一人一卡”;實行登記備案管理,明確村務卡的管理要求、適用范圍、報銷原則等,確保每一筆村級資金動向全程留痕、可追溯,為構建監督有效、崇廉尚清、鄉風文明的清廉鄉村提供了新途徑。 據悉,“村務卡”以在職村(社)干部、村管理人員個人名義開立,每張的信用額度不超過2萬元,個人作為持卡人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使用村務卡結算各項村居務支出的持卡人在規定的信用額度和免息還款期內先使用后還款。各村(社區)支付業務中,嚴格參照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執行,原使用現金結算的村務支出,包括辦公用品購置費、差旅費、培訓費、會議費、交通費等零星購買支出,原則上統一使用村務卡結算,不再使用現金結算。 “以前沒有‘村務卡’,各村(社區)采購零星物資要先領取備用金,報賬手續繁瑣,也容易產生非財務人員插手經辦村級財務事項,甚至存在挪用、虛假報賬等腐敗風險。”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呂清水介紹,“村務卡”本質上就是一張信用卡,用各村報賬員的身份辦理,借助以集體資金收付管理為核心的“銀農直聯”資金支付審批系統,通過將原先使用現金支付結算的辦公費、差旅費、招待費等日常非生產性開支,統一納入“村務卡”進行支付結算。“村務卡”使用后,成功地將村務開支由過去“無跡可尋、無據可查”的現金支出轉變為留痕化、實名化的刷卡消費,并通過銀行流水將明細公示在村務欄上,既堵住了違規開支的渠道,也更便于監管、查詢。 “推行‘村務卡’結算制度,做到每一筆村級財務支出的時間、地點、具體類目和金額數據可實時在線查詢,讓村級財務成為‘明白賬’,可進一步規范基層農村權力運行,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該縣監委委員邱建軍表示,一張小小的銀行卡,由“人防”向“技防”轉變,成為村務廉潔高效的監督卡、讓群眾滿意的放心卡,有效堵住農村“微腐敗”源頭,真正做到開支的規范化、制度化和電子化,共建“清廉仙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