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飄香,機械搶收忙。眼下正是仙游縣山區單季水稻成熟季節,為確保顆粒歸倉,連日來,一臺臺收割機穿梭田間(如圖),奏響了稻谷豐收曲。 仙游縣山區海拔高,氣候、土壤、水質適宜單季稻生長,生長周期可達150天以上,稻米有機質含量高。該縣充分發揮綠色生態優勢,建立優質水稻示范片,形成規模化、設施化、品牌化的現代中稻種植模式,打響山區有機稻米品牌。 海拔在440米左右的石蒼鄉因生態環境良好、水稻生長周期長、日照時間充足,產出的稻米顆粒飽滿,口感軟糯香甜。記者在石蒼鄉的水稻種植基地看到,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金黃的稻稈被收割機的葉輪有序地卷入機器內,脫稻粒、除秸稈、稻谷入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雖然夏天的時候遭遇了干旱,但鄉黨委政府組織工作人員及時引庫水入田,解決了缺水問題,今年稻子又迎來了豐收年。”王隆深是石蒼鄉石陽村的水稻種植戶,他家今年種植了0.33公頃(5畝)水稻,畝產量預計達800公斤。用收割機收稻谷,僅大半天時間就收割完畢,有效緩解了農忙時節因勞動力不足帶來的搶收壓力,既節約了收割成本,又省時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