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 今年以來,大濟派出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 夯基惠民”工程,積極探索“警網融合”新模式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聚力將“警格+網格”打造成為感知風險的第一觸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陣地、守護平安的第一防線、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打通基層警務工作的“神經末梢”,用“小警網”托起“大平安”。 ● 延伸“小單元” 日前,居住在大濟鎮汾陽村的村民陳某與鄰居因排水溝占地問題產生爭執,單元長第一時間了解到該矛盾糾紛,立即反映情況,包組干部、社區民警第一時間介入,當天上午就將問題調解到位,未引發矛盾糾紛連鎖反應。 類似情況還很多。大濟派出所積極推動“警網融合”,打造社區平安微單元。社區民警作為“網格指導員”常態化下沉社區、村居,與單元長并行開展工作,形成優勢互補。網格員借助日常走訪時機,及時搜集發現各類深層次的線索信息和安全隱患,將信息觸角深入轄區各領域,并及時向社區民警進行反饋,通過信息共享推進聯勤聯動,實現對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的早發現、早調處、早化解。今年轄區共調解各類鄰里矛盾糾紛124件,成功調解率達86.5%。 此外,大濟派出所在參與各村單元長的選拔上,結合各村自有特色,創新提出老少“1+1”結對模式,開展單元長業務培訓等,打造優秀單元長隊伍。 ● 升級“微場地” 警燈閃爍,喇叭嘹亮,播放著反詐宣傳和疫情防控內容的警車和手持喇叭的網格員出現在大濟“橋下文化”廣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濟派出所充分發揮網格員對于社區“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與社區民警“懂法律、講政策、會溝通”優勢相互融合,展現出兩者“1+1>2”的宣教效果。社區民警充分利用微信群“六級穿透”功能,將宣傳素材發送至網格群、單元工作群,再由網格員、單元長等多方進行轉發,宣傳到戶。除此之外,社區民警積極挖掘村干部、網格員隊伍中擅長制作視頻人員,將反詐等安全小知識制作成視頻進行廣泛推送,擴大覆蓋面。在今年護盔行動和嚴抓非法安裝遮陽傘行動中,蒲山村村干部林正福制作的宣傳視頻在抖音平臺上瀏覽量達到10萬以上。 日前,烏石村的單元長林某在日常走訪中路遇神情焦慮的村民鄭某,得知鄭某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立即向社區民警報備,收到消息后民警立即動身上門進行預警,及時避免了財產損失。 ● 建設“一體系” 大濟派出所充分借助警網融合力量,與社區網格長、單元長聯勤聯動,警網之間信息共享、資源互補,形成閉環管理,讓社會治理有了“最強大腦”,撒下天羅地網,守護一方安寧。 日前,大濟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尾板村養老院一名老人走失。民警立即通過綜合指揮室調取了養老院周邊監控。由于部分鄉村道路出現視頻盲區,找尋工作存在很大困難。民警遂將走失老人的照片推送到“警網”工作群中,發動群防群治力量進行尋人。隨后,這一消息被眾多網格員轉發擴散到各個群內,干群一心迅速開展尋人行動。通過“警格+網格”多點發力,不到24小時,走失老人就被群眾找到并安全送回尾板村養老院。“過去總覺得自己分身無術,現在借助警網科技可以就近從快處理,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大濟派出所民警蔡建凡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