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8時50分,記者途經郊尾鎮朝陽街,被霓虹燈閃爍的便民小吃街熱鬧的場景吸引住了(如圖)。 時值晚自修下課,幾名中學生正圍著“臺灣爆漿車輪餅”攤點,等待著鍋中的美味。看到記者拍照,好客的阿平遞給了一個剛出鍋的“車輪餅”,熱乎乎的,又香又嫩。 郊尾鎮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張靜介紹,每天晚上八九點,是這兒最熱鬧的時候,吃的、喝的、玩的,濃濃的市井煙火氣吸引了遠近居民。 去年至今,這個備受歡迎的便民攤點經歷了2次搬遷。去年之前,郊尾鎮的夜間攤點主要集中于郊尾中學至集鎮區,在306省道兩側雜亂分布,嚴重影響交通及市容市貌,該鎮城管辦多次開展勸退及執法活動,均無成效。去年11月,該鎮引導商販將攤點遷移至郊園路兩側,初步對攤點數量、種類進行摸底和規范,但在前期的實際經營中發現,郊園路便民攤點仍存在嚴重的交通阻礙和安全隱患問題。 夯基惠民就是要從保障民生小事抓起,城鎮不能沒有夜生活,小街也要煙火氣。郊尾鎮黨委政府傾聽群眾訴求,在文明交通和便民夜市之間找到了發展平衡點。6月22日起,郊園路的夜市攤點搬遷至朝陽街。 連續搬遷2次,不僅沒有引起商販的不滿,繁榮的煙火氣,受到商販的一次次叫好。阿平說,政府都是為了群眾,她在這里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晚上營業額最多有上千元,少的也有七八百元。 記者了解到,該便民小吃街目前入駐49家攤位,全部免租金,委托屬地郊尾社區居委會統一管理,每個月只收取300元的保潔費用。社區不僅負責公共衛生,還雇用專門的安保人員保障攤點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維護周邊安全秩序。 為了進一步規范管理,該鎮城管辦對攤點進行月考評,由黨員帶頭進行不定時檢查,根據疫情防控措施、攤位衛生、形象、群眾投訴等進行計分,連續多次倒數的將面臨收回攤位的處罰。 從流動攤點到定點管理、從亂擺攤到規范運營,從散亂走向集中,便民一條街應了郊尾鎮黨委政府“黨建引領、夯基惠民”的承諾,從民生保障小事抓起,不僅規范了市場經營秩序,也旺了煙火氣,熱鬧了城市,提升了文明,受到小吃攤主和群眾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