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縣委書記吳文恩深入仙游文廟、鯉聲劇團、李耕國畫藝術研究院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并實地調研文化產業。縣領導林志良、林宗儲、林宇家一同參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文化創新創造發展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彰顯特色文化魅力,擦亮仙游文化標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當前,全縣文化事業單位如何提升發展能力和服務質效?吳文恩一直在關注、推動。 來到縣博物館,吳文恩察看了仙游文廟,詳細了解文廟的功能布局、文物保護和利用情況,并與博物館工作人員交流,探討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路徑與措施。吳文恩強調,文廟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要重視文廟基礎設施優化,周邊適度改造,提升整體環境;要重視文物核心內容提升,加強對非物質遺產收集、整理和分門別類保管,將研究和闡釋成果轉化為教育功能和公共服務;要注重管理提升,聘請熱心文保的退休人員,讓文物活起來,擴大文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在鯉聲劇團,吳文恩觀看莆仙戲《百花亭》折子演出,參觀莆仙戲歷史陳列館,與劇團年輕演員和老同志代表進行交流,詳細了解鯉聲劇團創排演出、人才培養和營運保障情況。吳文恩要求,要優化提升劇團排演場所,營造莆仙戲厚重的文化氛圍;要注重培養藝術人才,招聘莆仙戲表演人才不唯學歷看天賦,不唯履歷看能力,不唯資歷看努力,外地藝人可提供住房補貼,鼓勵他們在仙游安家樂業;要提供貼心后勤保障,利用慶祝鯉聲劇團建團70周年契機,獎掖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莆仙戲代表性傳承人、優秀表演藝術家、導演藝術家、戲曲音樂家,激發后輩人才傳承創新創造活力,提升莆仙戲品牌效應。 在李耕國畫藝術研究院,吳文恩與仙游畫家座談交流,鼓勵他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求研究院加強與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美院聯動,加強與李耕故里和鄉村創作基地互動,帶動當地中國美協會員工作室,普及傳統國畫知識,傳承優秀美術文化,線上與線下舉辦形式多樣的美術作品展,滿足不同審美層次群眾需要,最大限度發揮研究院服務群眾文化的職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