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沒人帶,帶娃成本高,托育服務要不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事關千家萬戶。近年來,我縣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發展托育機構,加大普惠性托育園建設,增加0-3歲嬰幼兒托位供給。提高嬰幼兒家庭獲得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11月16日,2022年新建設的5家省級普惠托育機構、1家市級普惠托育機構全部完成建設并通過驗收,新增標準普惠托位580個,有效地解決了群眾托育難、托育貴問題。 建普惠園 家門口解決“何處托” “托育機構就在家門口,有專業的老師照顧,價格還很實惠,我們家長都很放心。”上午8點,家住鯉城街道南大路附近的李女士準時把2周半的女兒送到紅黃藍樂之托育機構,目送孩子蹦蹦跳跳地走進教室后,便安心地轉身離開。 2020年起,福建省連續兩年把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探索普惠性托育。為了讓更多規范的普惠性托育機構能夠為千家萬戶解決帶娃難題,我縣通過多渠道多方式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出臺《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2022年市級普惠托育點工作實施方案》,并提出要調動公益性幼兒園、企事業單位等的積極性,發揮社區綜合體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功能,開展普惠性嬰幼兒托育服務。同時,對通過普惠驗收的機構給予水、電、氣民用價格優惠和建設運行補貼。 “通過示范性機構領辦托育點,一方面可以將托育點納入監管,另一方面則可以推動托育服務優質資源下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平價的嬰幼兒托育服務。”縣衛健局工作人員郭振雷介紹說。 多級聯動 合力保障“托得穩” “普惠托育機構稱得上是‘物美價廉’,現在的普惠托育班保教費為每月1600元,比市場價低了近三成。”紅黃藍樂之托育機構負責人美伢老師介紹說。 社會上每月動輒三五千元的托育費對許多家庭來說,壓力太大。在家庭賬本中,僅有 少數人愿意以一半家庭收入的比例投入到托育機構中去。 “普惠”的背后,是省、市、縣多部門的聯動,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體系建設、監督管理等舉措,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與便利。 而讓家長放心的,除了托育機構的價格,還有嚴格的檢查監督標準。據介紹,普惠托育機構所有老師均要具備幼兒教師資格證、國家育嬰師及國家保育員認證,每名老師都經過層層選拔、培訓及考核,過關后方可上崗。 “從籌備到驗收,縣婦幼保健院、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消防大隊等部門經常過來檢查。衛生條件、室內采光、消防安全、空氣情況等各項指標都必須達標才能通過驗收。”美伢老師說。 多元探索 幼有所養“托得棒” 把孩子送到托育園,不僅能給年輕人事業發展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也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加專業的潛能激發和早期啟蒙教育。 光溜溜的面團是如何變成松軟的糕點?單調的木塊又是如何組裝成精致的玩具?在托育機構里,到處都藏著神奇的魔法。走進安特荷蒙托育園,這里就像一個迷你世界,園內桌椅、水池、柜子都按照孩子的身高和使用習慣進行設計。游戲區內,吃完點心的小朋友們正在老師的指引下“翻山越河”,攀爬滑滑梯,踏過搖搖晃晃的獨木橋。 在資質、規范、專業保障的基礎上,我縣首批6個普惠托育機構各具特色。記者了解到,樂之托育園主要為孩子及家長提供高品質的國際蒙臺梭利托育早教體驗;沐蘭托育園側重構建“親子+日托”雙模式運營的教育服務體系;鴿子蛋托育園則是引進美國 PITC嬰幼兒照料體系,創立了安全托育三護體系。而課程設置上,這些機構大都開設有蒙氏教育、奧爾夫音樂、感覺統合、親子動動樂等,從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行為等多個方面開發嬰幼兒潛能,得到家長的普遍認同。 圖為機構游戲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