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陰雨,大濟鎮坑北村一戶高掛“鄭”姓紅燈籠的老宅里,天井雨水滴答,煙火氣和戲情十足。扮演兒媳的“小云”在灶臺下燒火,扮演婆婆的“阿玲”在切菜,隱身幕后的“阿彩”手持攝像機全程跟拍,并不時指導動作和表情(如圖)。 這是擁有千萬粉絲的抖音號“張小云和阿玲”第100部作品原創現場。運作這個網紅大V抖音號的是仙游縣大濟鎮坑北村“3個90后寶媽”張彩萍、蘇小玲、張麗云。 28歲的張彩萍是這個抖音號的編劇、導演和制片人,大學本科專業學的是廣播電視編導,畢業后嫁到龍巖,今年3月回到坑北村老家,牽頭開辦抖音號。寫腳本、拍攝、剪輯、編導、策劃全是她。 32歲的“婆婆阿玲”蘇小玲是張彩萍的二嫂,初中畢業。 28歲的“兒媳婦小云”是張彩萍的表姐張麗云,也是一位漂亮的寶媽,大學本科畢業。 張彩萍介紹,“張小云和阿玲”抖音號開辦7個月來,已創作了99部短視頻,主要取材于現實生活中的家庭關系、鄰里關系等,以真實生動的情節,弘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婆媳關系、妯娌關系、鄰里關系中落地生根。 當天,正在拍攝的《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是這個抖音號創作的第100部短視頻,反映的是鄰里之間平常要互相幫忙,積累良好的感情,關鍵時刻才能救急救難、幫得上忙。“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是本地諺語,這第100部原創作品計劃在12月2日發布抖音號,講好莆田故事,傳播媽祖故鄉好聲音。”張彩萍說。 現實生活中,“3位寶媽”的關系也處得很好。張彩萍說,這幾年莆田發展很快,短視頻傳播風頭正勁,她們要把莆田的好人好事好物宣傳出去。公公婆婆對她們很照顧,創作的劇情全來自她們的自身經歷。 采訪過程中,張彩萍突然記起當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于是用鋼筆在手心寫下“11月22日”,拍給丈夫,她丈夫立馬微信秒回“這是咱結婚領證5周年紀念日”。張彩萍說,她在“娘家”拍抖音,得到“婆家”的大力支持,公公婆婆還特地從龍巖到仙游照顧“兒媳婦”。 中午12時30分,記者在“片場”看到,張麗云通過微信與4歲的寶寶視頻,教她讀字拼音。她說“小孩子黏人”,剛好可以利用空隙“親一親”。 “現在幾天就出一期,累并快樂著。每天一起床睜開眼,就開抖音號,看看有沒有爆屏,沖熱搜!”張麗云說。 “如今,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一部分博主通過低級、惡俗博眼球。需要更多這樣正能量的自媒體號,傳播媽祖故鄉好聲音,進一步樹立莆田良好形象。”本土知名企劃人黃偉斌說,在抖音號“張小云和阿玲”中,快人快語“刀子嘴豆腐心”的婆婆,句句不提愛,句句都是愛。美麗善良、單純、心地不設防的“兒媳婦”,為愛堅守。2位主角個性鮮明,所體現的和諧鄰里關系,充滿教化。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影子,感同身受。 “張小云和阿玲”抖音號有3個置頂短視頻,分別收到點贊259.3萬、214.6萬、202.3萬。張彩萍說,他們已將點贊數最多的一條,報送參加莆田市首屆網絡文化節暨“莆田這十年”短視頻大賽項目征稿,希望能拿到一個好名次。 采訪臨近結束,張彩萍在記者采訪本寫下“傳播莆田正能量,從我做起”,3個寶媽瀟灑地簽名,儼然千萬粉絲抖音網紅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