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菜溪(資料圖) 油茶花開 休閑健身 晾曬油茶籽 高速出口 菜溪鄉地處我縣中北部,平均海拔354米,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山清水秀、宜居宜游,是仙游北部旅游的一個新高地。境內林地面積達98924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5%,是個天然大氧吧,境內還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菜溪巖風景名勝區。近年來,菜溪鄉充分挖掘旅游資源,積極發揮交通區位、生態資源、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理氣候“五大優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謀劃全局、服務全局,從貧瘠的山區鄉鎮到山水相融的秀美山區,演繹出涅槃新生的美麗蝶變。昔日閉塞的“邊城”,正朝著打造“仙游北部全域旅游服務中心”的目標闊步邁進。 ◆文旅融合促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近年來,菜溪鄉加快推進“山水田園·多彩菜溪”建設,充分發揮菜溪山水相間的先天優勢,扎實推進萬畝優質油茶種植基地、水果采摘體驗基地、花卉觀賞基地建設,著力打造集采摘體驗、休閑觀光、拓展訓練、農業示范、科普教育、農家樂等于一體的現代休閑農業園,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文化軟實力和持續競爭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菜溪鄉深刻認識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制定的“施工圖”,緊密結合轄區實際,一點一畫,落筆生花。如充分利用潯陽文化、鄭僑狀元文化等特色文化產業優勢,結合菜溪千畝良田,打造省級研學旅行營地;利用紅色革命資源和集中全縣農特產,打造仙游“山貨一條街”,促進菜溪高質量發展;利用花海、采摘、垂釣、體驗、民宿、娛樂、康養、民俗等農業休閑觀光項目,實現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求;在以頂南湖景點為中心建設香文化產業種植基地,發展研學旅行營地。 值得一提的是,菜溪鄉內有四條公路直通縣城,到鐘山、游洋、西苑等周邊山區鄉鎮不到20分鐘;到榜頭、蓋尾、賴店等地不到30分鐘;到福州南也僅需45分鐘。四通八達的路網串起了游客向往的“詩和遠方”,讓更多的外地游客了解菜溪、走進菜溪。 ◆鄉村振興添動能 11月初,菜溪鄉1000多公頃油茶迎來豐收,預計產量達300噸。沐浴著初冬的陽光,村民們一邊給茶籽“翻身”,一邊挑揀出被曬開的油茶籽,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菜溪鄉油茶自宋代開始種植,品種為小龍眼茶,以其“果小、油多、質優、色純、味正”而聞名,富含維生素E,素有“東方橄欖油”之稱。菜溪鄉油茶基地以“黨委統籌、支部引帶、群眾參與、特色發展”為發展思路,打造萬畝品質油茶基地。菜溪鄉黨委、政府立足打造油茶支柱產業,推廣示范基地,發展優良品種,樹立優質品牌。尤其是以股份制形式發展油茶合作社,油茶特色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該鄉共有5個油茶合作社,種植農戶1800戶左右,每公頃可產油300公斤左右,單價在160—240元/公斤,每戶平均年收入3萬多元。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前提。發展油茶產業是一個縮影,菜溪鄉依托農產品資源和生態資源,加快農業經濟建設,促進農業產業向大規模、高品質方向發展,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豐收,農民收入的增長。同時,立足菜溪毛竹資源及交通區位優勢,以“公司基地+農民合作”發展模式,充分挖掘菜溪當地及周邊優質的毛竹資源優勢,開發研制竹制品文化產品,香油提取及芬香延伸產品開發,著力打造集竹工藝制品生產、文創、香文化康養、文旅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園。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菜溪鄉堅持發展為民的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身邊事,群眾的幸福生活體現在方方面面:園宅新村道路硬化、菜溪鄉溪邊村中厝高速橋下環境整治、粗溪流域象山段河道整治、象星村“黨建+”鄉村鄰里中心建成、集鎮區及聯二線景觀風貌亮化美化、菜溪中心幼兒園建設等,村民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黨建引領強堡壘 位于象星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油茶博物館因地制宜,不僅展示油茶歷史文化及開展油茶實用技術培訓外,也成為廣大黨員和群眾學習教育和開展活動的場所。廊橋是溪邊村的特色古跡,也是村民農閑之余的休閑中心。鄉里積極發揮古廊橋這一獨特優勢,創新推出“廊橋夜談”,既方便了村民參與,又有益于廣納民意,拓展了公眾參與鄉村治理的有效途徑,多起鄰里糾紛和矛盾在這里得到解決,廊橋也成了溪邊村糾紛評理、村務商議、政策宣講、民情交流的別樣“民意窗口”。 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縣委工作總抓手,該鄉深化“菜溪惠民365”黨建品牌,并按照“12345”工作思路,圍繞黨建引領,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做足文旅、康養、特色產業“三篇文章”,突出“四季皆宜”,充分發揮“五大優勢”,推進菜溪鄉紅色綠色同步、文旅康養并進,產業特色鮮明、鄉村全面振興。 此外,積極探索“黨建+村級供銷合作社”,成立村供銷合作社黨支部,促進村級黨務政務服務和農民生產生活服務一體化,讓農村基層黨組織與農民聯系更加密切。 構建“黨建+文旅”模式,為鄉村振興賦能加速。該鄉打造“油茶博物館——象星家風家訓館——機關黨性教育基地——新航程紅色研學基地——蘆花寨三座厝革命舊址——鄭僑‘廉’文化館——節糧愛糧教育基地”這一黨建特色軸線,融合老區村革命傳統和歷史人物,發揮紅色資源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引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