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田利村被確定為“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以來,社硎鄉黨委按照“五融入一提升”的發展思路,把紅色元素、黨員教育、產業發展、農村治理和村貌改造融入到項目建設中去,以組織振興引領產業、人才、文化和生態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五大振興”統籌推進,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走出新路子、做出新示范。 社硎鄉田利村位于我縣西北部,是中共閩中特委機關長期駐扎過的老區基點村。該鄉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充分依托田利村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傳承保護老區村的文化內涵,持續完善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構建“一館一路一村”的特色教育,打造黨員學習教育的“實景課堂”和“紅色熔爐”,目前,教育基地已先后被列為“莆田市和仙游縣黨史教育參觀學習點”“仙游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仙游縣黨史教育基地”“仙游縣主題黨日活動基地”。 同時,對村級陣地進行全面改造提升,著力打造紅色服務陣地,優化田利老區精神紀念館,開發紅色課程,提檔升級教學培訓設施設備,充分用好用活紅色教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賡續紅色基因、弘揚老區精神,實施黨員“初心使命”指數管理,打造素質過硬黨員干部隊伍。 該村還立足實際、因地制宜,著眼綠色文章,持續抓好“田園田利”品牌塑造,推進田利生態米、獼猴桃、油茶等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與縣供銷社合作,成立村級供銷社,吸納周邊群眾為社員,構建“黨支部+村級供銷社+農科院+群眾”發展模式,深化與省市農科院所的合作共建,在羊肚菌試驗基地的基礎上,擴大規模,打造百畝羊肚菌生產基地,預計年產值200萬元。同時,搭建社硎鄉田利供銷合作社線上商城、線下“村級供銷社”實體店,銷售農副產品,帶動群眾就業、村集體增收。 在鄉村治理全過程中,該村將黨組織建到網格上,推行黨員中心戶聯系黨員群眾制度,優化末端組織體系,打造“支部+網格長+黨員中心戶+黨員、群眾”的網格化鄉村治理模式,開展數字鄉村建設,整合矛盾調處中心和網格中心打造“綜治中心”,建成“縱到底橫到邊”信息反饋網絡,踐行“楓橋經驗”,推動農村治理高質高效發展。 此外,圍繞“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的目標,該村持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更好地展示田利紅色村莊的人文環境和歷史風貌。在建設過程中堅持以本村群眾為主體,讓留守的68名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全部參與到建設過程中,不斷增強群眾在建設發展中的參與感、獲得感、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