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榜頭環球工藝城,有一家“螺鈿藝術門店”——中國螺鈿。立春時節,記者來到該展廳,對螺鈿這一傳統工藝進行了探訪。 ◆初心依舊一眼萬年 “這是用螺鈿工藝裝飾的百寶盒,都是以精選天然貝殼制成,用花鳥魚蟲等作為設計原型。成品形象逼真,生動再現了這些東西的魅力。”中國螺鈿負責人黃鐘鵬在介紹一個個精美璀璨的螺鈿藝術品時總是充滿激情。據了解,黃鐘鵬在2016年一次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當地一位從事螺鈿工藝的老師傅,從開始單純喜歡到后來對螺鈿一見傾心的黃鐘鵬不斷深入研究螺鈿工藝的創新與傳承,七八年的時間他依舊熱愛有加可謂是“一眼萬年”。他的店鋪是仙游第一家專業從事螺鈿工藝。 “‘中國螺鈿’是一個統稱,包括了多種款式、技藝,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一看到我們的招牌就知道我們是做什么的,螺鈿的歷史很悠久,由于工藝復雜,以前多為達官貴人所用。如今,我會繼續堅持這個行業,利用螺鈿工藝與紅木家具相結合,多制作一些貼近生活的工藝品”黃鐘鵬向記者介紹道。熱愛其實并不難,難的是把這份熱愛一直堅持,黃鐘鵬便做到這份難能可貴的堅持。 ◆創新發展匠心制作 螺鈿分硬螺鈿和軟螺鈿兩種,黃鐘鵬主要做的是硬螺鈿,即在木頭上挖槽,再將貝殼鑲嵌進去。一般多施于珍貴的紅木家具上面作為裝飾。目前仙游掌握螺鈿工藝的人很少,加上認知度低,沒有創新力螺鈿的發展之路受阻嚴重。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黃鐘鵬主動去研究去學習,在之后的七八年時間里,黃鐘鵬不斷地與老師傅磨合,研究設計新的圖案、制作方法,改良貝殼鑲嵌技術。他說,“只有通過各種創新和嘗試,在時代變化中提升螺鈿價值,結合當下人們喜歡的元素、與傳統文化產生更多碰撞,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傳承傳統工藝”。具有貝殼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國畫的格調美的螺鈿只有堅持走“傳統+創新”的品質創新之路,加強人才培養,保護、傳承好這門傳統的工藝。 ◆突破桎梏傳承古道 記者發現,中國螺鈿的設計大多秉承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互文的設計理念,借鑒古代名畫,相得益彰的色彩搭配,在燈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可面對如此好看的工藝精品,黃鐘鵬也表示困難重重。貝殼的原材料不足、加工貝殼的工廠少見、相關文獻資料稀缺等問題無不困擾著他。但他表示不管如何,螺鈿這條路將會一直走下去。開拓市場、電商平臺、交流學習、舉辦展覽這些關鍵詞都是他為螺鈿的發展去探索和爭取的,積極打造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螺鈿產品生產企業。在面對無人繼承的問題上他也積極向上爭取政策通過申請螺鈿非遺技藝保護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傳承古道,兼修新藝。作為當代螺鈿工藝的傳承者,黃鐘鵬主動肩負起工藝創新與保護的使命,踐行螺鈿工藝的創新發展之路。在堅持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擴大規模,改良提升,生產出更多具有仙游特色的螺鈿產品,讓更多人了解螺鈿工藝,愛上螺鈿工藝。” 圖為作品門神。
|